创聚观山·又见人才 | 郭魁:在贵州这片热土书写“创新”故事
在数字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也迈向了数字化转型。其中,大数据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工程技术服务数字化的核心驱动,在企业的转型之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天走进的人物——郭魁,就是用他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将实地情况与“大数据+BIM”相融合,为贵州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添砖加瓦。
在大学时期,郭魁主修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在山东闯荡,两年后他带着对家乡的情怀,回到了贵州,在这片热土上书写了他和“创新”的故事。
“我是在2017年加入贵州百胜数源工程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的。”郭魁回忆,进入公司后,他担任技术中心负责人,将精力聚焦于工程技术服务领域的创新探索。在公司董事长夏思阳的指引与支持下,郭魁开始进行创新实践与尝试。随着探索的深入,他敏锐地察觉到,若一味遵循公司既有的传统模式来推进创新工作,成效甚微,甚至会陷入僵局,无法提升工程技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困境,郭魁及其创新团队在公司的支持下,一同奔赴沿海发达地区学习、交流,吸收先进经验和做法。
“正是见了很多‘大世面’,我发现咱们贵州的工程技术服务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有很多机遇。”自此,郭魁坚定了要在这个行业深耕的决心。
万事开头难。郭魁说,刚开始的时候,其他地区已有成熟的应用模板可供借鉴,但因贵州特殊的地质地貌,试用后发现数据与实践容易出现偏差。好在贵州有着优渥的创新政策扶持与良好的创新环境,整个行业也有极大的开拓空间,这让郭魁更加坚定了在贵州、在观山湖区、在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创新发展的决心。
说干就干。郭魁果断重新规划,锻造学习型团队。他带领团队对数据流转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在此过程中注重成员成长、强化持续学习并加大创新投入,开展研发活动,不断进行创新尝试,只为在困境中突破。
经过长时间的研发,郭魁带领团队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发企业核心产品,搭建企业工程造价数据库,建设“BIM数字建造大数据云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建造、运营的全面降本增效。
解决方案推出后,郭魁主导了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数字化应用和深化拓展,带领团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已为企业获得发明专利10余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0余件,为企业争取到多项创新荣誉,并参与了《贵州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编号为DBJ52/T101-2020、《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文件数据采集及发布标准》的编制工作。
2018年9月,郭魁及其团队为贵州省骨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提供智慧医院管理BIM集成解决方案服务,凭借大数据与BIM技术的强大赋能,通过精准比对数字建造所构建的3D模型与实际施工情形,不断优化建造方案,确保项目的建设质量,提升项目建设速度。
“当时我们提前在3D模型上进行智慧医院的虚拟建造,将智慧医院的使用需求前置,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解决,最终达成可视化交底,实现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郭魁说,项目完成后,团队还陆续为该医院提供了信息系统管理、系统运维与开发等服务,全方位助力医院的数字化建设与高效运营。
如今,郭魁以大数据、BIM技术为强劲引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精细、优化,有效降低潜在风险,最终将智能化运营管理得以顺利实现。
近年来,郭魁全身心投入到技术中心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当中,先后荣获贵州省大数据专家库专家、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专家库专家、贵州省评标专家等多项称号,他所带领的技术中心也获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今年,郭魁被评选为观山湖区第三批区委联系专家,荣誉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初心坚守。
“这是鞭策也是动力,未来的工作中,我定会以更饱满的热情积极探索数字建造、智慧医院等相关领域,为行业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更优质、更完善、更落地的解决方案。”郭魁坦言道。
来源: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