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茅台酒、虾子羊肉粉……一同品味遵义非遗的独特魅力!-- 苗族斗脚舞

天眼新闻 | 2023-08-14 23:06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也是文化,是艺术更是生活。这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你可以见其形,听其声,尝其味……非遗看似离我们很远,实际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它既是热闹的节日,也是精美的手工艺,又或者是孩童时期就曾听过的古歌,甚至是你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日,亮点满满的非遗活动在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非遗大集轮番登场,让人直呼“血脉觉醒”,贵州各地还藏着哪些非遗惊喜?一起走进遵义,探秘各民族先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一起来看看
遵义都有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吧~

苗族斗脚舞

苗族斗脚舞,苗语称为“扭逗”。是一种流传于习水县的民族传统体育舞蹈。多在婚娶和节庆活动时表演。2009年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斗脚舞



相传,斗脚舞在唐代贞观间传入贵州。位于贵州北部的习水县,地处川、黔、渝结合部,世代居住着苗族、彝族等19种少数民族,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组成,给了它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苗族和彝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长吹笙,彝族善跳舞。外地彝族舞蹈中,有种舞蹈叫“对脚舞”,是一种徒舞,无芦笙伴奏,口喊节奏,踏脚为拍,舞蹈也主要由腿脚展现,与现今习水的苗族斗脚舞很相似。只是苗族斗脚舞舞蹈时,要吹芦笙伴奏,显得更加优美一些。在历史的演变中,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促成了苗族斗脚舞的完美。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