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 梨花风起,思念随风化雨

音乐黑白片 | 2023-04-04 16:06

清明,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正值人间最美四月天,梨花风起,游子寻春,习习祥风,祁祁甘雨,宜插柳踏青,陌上放歌;宜放鸢逐春,尽享春色;宜念念不忘,慎终追远。

清明·习俗

祭扫

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节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清明也是传承好家风的时候。

踏青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郊游、观赏春色的大好时节。

插柳戴柳

过去在清明这天,家家都要在门前挂上柳条,有的人还要在头上戴上柳枝。插柳于户,可以驱邪祈福;戴柳于首,寓意留住青春。蕴含着人们对平安健康生活和美好幸福未来的殷切期盼。

植树

过去在清明这天,家家都要在门前挂上柳条,有的人还要在头上戴上柳枝。插柳于户,可以驱邪祈福;戴柳于首,寓意留住青春。蕴含着人们对平安健康生活和美好幸福未来的殷切期盼。

放风筝荡秋千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时,人们会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上天去,再剪断牵线让风筝飞走,寓意“放晦气”。唐代荡秋千已十分流行,白居易《寒食夜》里就写道“春风摆荡禁花枝,寒食秋千满地时”,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清明·絮语

清明,又不仅仅是一个澄澈和暖的节气,它还是一个追思故人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祭祖扫墓,追念先人,或插一枝杨柳,在风中静听纸鸢空鸣;或望一朵流云,向青草更青处行去,将万般深情,尽付天地。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这个慎终追远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忘的,还有那些用牺牲和热血换来今天平静、美好生活的先贤英烈。

在清明,人们祭奠过去,也催护新生,“行人折柳寄相思,又见春风换故枝”。

就让我们怀揣思念,且歌且行,再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