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梵净山下,别致民宿开启田园诗意慢生活

铜仁微报 | 2023-06-30 15:55

这里有可远眺梵净山红云金顶的以诗歌为主题的“群山之心”森林康养民宿集群;有挂在梵净山下太平河畔可揽月的“行驿云舍”;有分布在云舍土家村落的东西部扶贫协助项目“姑苏小院”;还有深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梵静山舍”……这里是铜仁市江口县,散落在梵净山周边的民宿形态各异、风格别致。

6月29日,全市民宿露营现场观摩推进会在江口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江口县民宿共计137家,民宿客房共1627间,床位总数2559张。民宿产业带动直接就业3500余人,80%以上为目的地居民,间接就业1万余人。

江口县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下,位于铜仁市中部,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梵净山素有“天下名岳之宗”美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第53项世界遗产。境内有4条主要河流和99条小溪,全部为II类以上水体。露营业态作为新兴业态,是游客畅游梵净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根据江口县内梵净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已打造露营基地2个,以德旺坝梅生态乐园为代表的露营基地,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游玩,深受游客喜爱。

近年来,江口县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旅游集聚提升“美丽经济”,以旅游产业化打造发展“绿色引擎”,按照“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产力”的思路,重点围绕梵净山森林康养民宿集群做足文章,不断推进民宿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民宿产业发展格局,为推进全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新动能。

——夯实建管强服务。突出基础服务。本着“扶持、规范、培优”的原则,建立“乡镇(街道)初审、县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县城规委会审批”的民宿客栈准入制度。2019年以来,县城规委会专家咨询会累计审查通过民宿项目规划58个。以主动对接市场供需主体,了解市场实际信息,培育壮大露营业态的思路,做好露营业态发展基础工作。

完善基础设施。整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项目和资金,对民宿集群区的污水管网、乡间道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行提级改造,实现寨沙、云舍等民宿集群区5G网络覆盖、供排水设施、公路通达、消防设施等配套率达100%。及时修缮环梵公路、莲花大道等旅游路网,及时完善停车场、旅游公交、旅游地图等信息标志。

强化行业指导。定期组织民宿经营管理服务人员开展旅游业务、宣传推介和礼仪培训,提升业主经营管理能力和从业人员服务水平。近一年来,累计组织开展培训8期,培训从业人员1000余人次。

——突出文创强品质。打造贴近自然、返璞归真的高端民宿集群,让民宿与“山水林田草”融为一体、美美与共,推动民宿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目前已建成群山之心、行驿云舍、半山归宿等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的民宿项目86个。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确定不同民宿设计主题。目前已建成可远眺梵净山红云金顶的以诗歌为主题的“群山之心”森林康养民宿集群、悬挂于太平河畔可揽江月的“行驿云舍”等一批民宿项目,2023年,累计接待文学、绘画等创作者1000余人次。

——紧盯目标强招商。聚焦做优、做强民宿经济,瞄准国内外优质文旅经营团队或企业,做好做实招商引资引智工作。近年来,招引行驿云舍、云舍小院、群山之心、三叁里、匠庐等优质民宿项目57个。2023年,外出招商10次,吸引6家客商深度洽谈,目前推进中的民宿项目3个。

——立足市场强营销。“线上+线下”齐发力,打好民宿露营宣传“组合拳”。线上做好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门户网站等渠道的宣传,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形式丰富、快速的特点,高密度多渠道宣传区域优质的民宿、露营场地等相关旅游信息。今年线上渠道共宣传旅游图文视频信息80余条。线下以文旅活动、推介会的形式,面对面传播旅游信息。

将乡村民宿旅游与健康养生、研学创作、体验亲子等业态融合布局,构建“民宿+”全产业链形态。目前已成功打造“民宿+乡愁故园”“民宿+传统美食”“民宿+侗家文化”“民宿+休闲运动”“民宿+森林康养”“民宿+亲子研学”等民宿经济产业集群,提升民宿经济附加值,打造地方民宿文化品牌,让旅行真正成为以民宿为核心的深度休闲体验游。

建立“梵游记”等智慧民宿服务平台,进一步塑造民宿服务品牌。目前共获评省级乡村旅游民宿客栈精品级5家、优品级41家,其中梵溪小院、云舍小院、梵彧楠舍、半山归宿等4家民宿入选“贵州特色民宿”“贵州省长征路上好民宿”名单。2019以来,组织开展星级评选10批次,培育标准级以上民宿客栈46家。

下一步,江口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抢抓当前文旅行业复苏发展重要时机,不断推进民宿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让民宿经济成为江口旅游发展的一张新名片、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化的新引擎。

(铜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