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一评话剧《雄关漫道》

贵州文化演艺 | 2021-07-19 09:34

图片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这是话剧《雄关漫道》最后的定格:一面鲜红硕大的党旗,光荣覆盖在全体红军战士身上。他们之中,有党的领袖、红军将领,更有普通的战士、还有一路追随红军的苏区挑天。纵死犹闻侠骨香。满场的观众郑重起立,以虔诚热烈的掌声,向革命先辈致以崇高的敬礼!

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扶持剧目,是贵州话剧团重排重演的全景史诗话剧。

这是一场震撼人心、激荡心灵的演出,满格的正能量、满程的主旋律。舞台上,全体演员始终是激情四射;舞台下,全场观众一以是全神贯注。这是文艺战士向党的百年大庆的忠诚表白,也是让观众接受思想洗礼的艺术党课。

话剧《雄关漫道》是浙江话剧团和贵州话剧团共同拥有版权的剧目。浙江话剧团2019年就成功首演,由于疫情,贵州话剧团今年才获得演出机会。但是,正好恰逢党的百年庆典,剧中的故事正是中央红军在贵州的长征经历,贵州经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黄金十年"的蓬勃发展。贵州话剧团的《雄关漫道》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极好的机遇。

图片

话剧《雄关漫道》讲述的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被迫离开苏区,在连续冲破了敌人三道封锁线,先后经历了湘江惨败、翻越老山、通道转兵、攻占黎平、强渡烏江、挺进黔北,在贵州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后,才彻底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最艰难的一段时光,湘江战役使红军从苏区出发时的86000人,锐减到三万多人。一江湘水,舖满了红军烈士的遗骨。当地老百姓悲愤地喊出: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五万英魂化江涛,三军今日向何方?话剧《雄关漫道》承接的历史,正是红军先辈在强敌围追堵截面临生死存亡危急关头,全军上下弥漫的困惑焦灼、牺牲痛苦的经历。好在历史总会补尝正义付出的代价,具有伟大暂折意义的遵义会议的召开,终于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图片

作为向党的百年庆典的献礼之作,必须要真实具象地展现历史过往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表达要新、呈现要真。话剧《雄关漫道》的主创团队的主创团队可谓是群英荟萃、宝刀不老。编剧李宝群、王宏、肖力,导演宫晓东是享誉业界、德髙望重的大咖,他们对主旋律题材的创作更是得心应手丶硕果累累。话剧《雄关漫道》在舞台呈现上,改变了话剧台词对白的表达方式,代之以主人公的独白,以展演亲身体验的闪心感受和对失败的痛苦困惑。同时,这样的说法,并不是打乱了剧情叙述的整体流畅性,让观众一面欣赏剧情,一面思考缘由。话剧《雄关漫道》的主要演员,都是贵州话剧团的本土演员,经过这两年的艺术实践,表演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象《雄关漫道》这样的大剧,需要演员自始至终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经过前一段时间,贵州演艺集团深入开展的党史教育活动,对每个人都是深刻的思想注入。在这次演出中,观众明显地感受到了这样的效果。参加话剧《雄关漫道》演出的,还有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和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的在校学生,这也许是他们艺术生涯的处女秀,相信这次艺术实践,会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极好的影响,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长征历史、长征精神、长征题材表现中,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长征三问"。那是2019年5月12日,在推动中部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红军长征一连问了三个问题:长征中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长征两万五千里,平均每走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倒下了。红军长征路上,不仅要和围追堵截的放人周旋战斗,还要克服艰巨的自然环境帶来的困难。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著名作家刘白羽曾经写下"地球上的红飘带"来记录这段宏伟史诗。一位外国朋友曾经这样赞颂:中国有两个事实最值得骄傲,一个是万里长城,一个是万里长征。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满怀深情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图片

话剧《雄关漫道》确实是树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最好教材。在剧中,有几条连贯始终的戏,给观众畄下深刻印象。

一是毛泽东和瑞金彭大娘的生死之托。彭大娘的三个孩子都参加了红军,她请毛委员写了"回来"两个字绣在鞋垫上,也就是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可是大虎、二牛、水妹子都牺牲了。我们不能忘记彭大娘"生是红军人,死是红军鬼"的呼喊。我们的史书可能没有记下他们的名字,可是我们相信,他们在舞台上的形象,却会活在观众心里。

毛泽东和陈树湘等红军血肉相连的袍泽感情。当李德拿出一本共产国际确定的序列各册,说毛泽东无权参加军事会议时,毛泽东理直气壮地拿出一份湘江战役阵亡名册,几乎是用全身之力喊出陈树湘、易药平、沈述清、杜中美、黄冕昌等战友名字时,观众的情绪完全被点燃了。这是黄钟大吕,至髙无上!

毛泽东和扁担叔、山伢子、挑夫的情谊,也是感人至深的。一群普通的苏区老百姓,历尽艰辛,流血牺牲,始终如一地追随着红军的脚步。这是对"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最好注解。

话剧《雄关漫道》的成功演出,对观众是一堂生动形象的历史教育。长征路上,红军牺牲如此之大,革命前途也如此之险,为什么红军战士依然是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前进的方向,坚定不移地相信革命的前程一定是胜利。认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走的是一条解放苦难大众,拯救中华民族的希望之路。共产党是穷苦百姓的指路明灯,毛委员是英勇红军的定盘核心。所以,不管形势多么严峻,环境多么险恶,斗争多么惨烈,战场多么危急,正义的事业终会到达胜利的彼岸。今天,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对我们赓继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汲取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话剧《雄关漫道》有着极为宝贵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