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促发展 贵州举行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峰会
“我们威宁有饱含阳光的蔬菜、粮菜兼用的洋芋、甘甜可口的苹果、保健养生的荞麦、可以生吃的火腿……”
2月23日在贵阳举行的贵州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峰会上,全省各地特色食品产业纷纷晒出各自名片,相互交流,签约合作,以推动行业资源共享,共同拓展市场。
行业专家为贵州食品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贵州是生态资源的宝库,具有生产生态特色食品的绿色优势。”贵州省特色食品产业促进会会长郑鲁平说,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许多生态美食。
“近年来预制菜备受欢迎,贵州也可以考虑从预制菜为创新突破口发展特色食品。”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邱树毅说,预制菜要在加工技术革新和加工装备创新上下功夫,实现冷链运输全场景数字化监控。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来自酸汤主产地的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建强介绍,黔东南州特色食品产业主要涉及酸汤、茶、蓝莓、肉制品、食用菌等,下一步将抢抓预制菜产业“风口”,推进“小企业+大产区”的预制菜集群模式,大力发展“酸汤+”预制菜等优势产业,积极引进特色食品制造企业落地发展。
在贵州省酸汤产业协会会长田其明看来,特色食品产业发展除了抢抓风口外,还要加强产品创新并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目前贵州酸汤产品不仅有酸汤火锅底料,还有酸汤饮料、酸汤粉等系列产品。”
刺梨是贵州特有的绿色健康珍果,也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维C之王,目前全省已实现规模化种植达210万亩,创新开发了刺梨原汁、饮料、发酵酒等多种产品。
“刺梨市场规模潜力巨大,今年公司将会加大刺梨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贵州一家刺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刺梨富含维C的特点,正好契合民众补充维C增强免疫力的需求。
多家行业协会携手促进贵州特色食品发展
除此,贵州天然矿泉水和山泉水资源储量丰富,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锶、硒等各种微量矿物质。贵州省从水源、水质、生产加工、检测包装、贮运等方面建立了一个标准体系,并着力打造“多彩贵州水”品牌。
本次峰会由贵州省特色食品产业促进会、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贵州省酸汤产业协会联合举办。截至2022年底,贵州生态食品企业达到11601家,规模以上企业795家,市场主体连续三年增长超1000家。生态食品企业直接带动就业18.43万人,间接带动农产品加工等就业务工超70万人,产业带动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