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向社会开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外景。吕家佐/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吕家佐)7月6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正式向社会开放。观众可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官方网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小程序、“皇史宬”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参观、查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于1925年,是专门负责收集管理明、清两朝及以前各朝代中央机构形成档案的中央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明清档案1000多万件,向社会提供档案查阅、展览参观等服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祈年大街9号,与故宫西华门内老馆相比,查档机位成倍增加,达到114个,查档环境更为舒适。馆内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开放44个全宗档案468万余件,网站可供检索的档案目录达410余万条。同时上线《清实录》《清会典》两个全文检索数据库,供公众免费使用。
据介绍,馆内陈设的“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大型主题档案文献展览”“兰台翰墨 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守护国家记忆 传承民族文脉——明清档案事业发展历程”等4个展览,也将面向个人开放参观。
观众参观明清历史档案展(明朝部分)。吕家佐/摄
观众参观“明成祖朱棣像”及相关档案。吕家佐/摄
明永乐八年(1410年)“永乐帝敕谕”。吕家佐/摄
明崇祯七年(1634年)《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吕家佐/摄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兵部关于塘报湖北李自成义军活动情形事题稿》。吕家佐/摄
观众参观明清历史档案展(清朝部分)。吕家佐/摄
观众参观清太祖努尔哈赤像及相关档案。吕家佐/摄
康熙帝遗诏(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吕家佐/摄
清乾隆元年(1736年)《文科小金榜》。吕家佐/摄
满文木牌:清入关前使用的一种档案文书(清崇德元年,1636年)。吕家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