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在汉中重生
陕西台 | 2025-05-28 10:01
朱鹮体长约 67-79 厘米,雌雄羽色相近,整体羽毛以白色为主,羽基和飞羽边缘略带淡粉红色,后枕部生有细长的柳叶状羽冠,在繁殖期会变为黑色;裸露的面颊皮肤呈鲜艳的朱红色,如同涂抹了胭脂,细长微弯的嘴喙前端为红色,基部呈黑色,搭配橙红色的腿部,形成了其极具辨识度的外貌。
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东亚国家。20 世纪中叶以来,因农药滥用、栖息地破坏、人类捕猎等因素,其种群数量锐减,一度在日本、俄罗斯等地灭绝。
1981 年,中国科学家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意外发现 7 只野生朱鹮,这一发现成为拯救该物种的关键转折点。经过 40 余年的不懈努力,中国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野化放归等措施,使朱鹮种群数量从最初的 7 只增长至如今的上万只,分布范围也从汉中洋县扩展到陕西、浙江、四川等多个省份,成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标志性成功案例。
摄影:张跃明、向元昌
秦巴新绿汉水潮声 广电融媒体高质量发展陕西采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