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锦囊”守护暑期平安
暑假已至,为了让辖区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假期,近日,南明区检察院法治副校长们纷纷走进辖区中小学,以“法治+安全”为主题,为同学们送上防溺水、反诈骗等的“暑期安全锦囊”!
预防溺水:别让清凉水域变成危险陷阱
检察官用一组数据敲响警钟:溺水是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且溺水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6分钟。现场向同学们讲解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不盲目施救等“六不准”安全准则。强调遇到有人溺水,实行喊人、打电话、找工具三步法,科学救援。
防范诈骗:当心网络骗子“偷”零花钱
检察官通过讲解游戏充值诈骗、冒充老师借钱等常见套路,分享不点击未知链接、不轻信陌生电话、不透露个人信息、转账汇款多核实的“三不一多”原则,并特别提醒:出租银行卡换零花钱可能成为诈骗帮凶,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出行安全保障:年龄是不能踩的“驾驶红线”
检察官依据交通法规,强调:不满12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不满16岁不能骑电动车上路,不满18岁不能驾驶机动车,并同步阐述未成年人违法驾驶的危害。同时为旅游同学列出“安全清单”:查好天气、坐正规车、住合法酒店,警惕出行安全隐患。
识破毒品:这些“零食”可能是伪装的毒药
检察官讲解了传统毒品及右美沙芬、依托咪酯等药品滥用风险,提醒同学们“陌生人给的巧克力、跳跳糖切勿食用,酒吧、KTV等场所禁止进入”,提高对伪装毒品的辨别意识。
谨慎交友:青春路上别让“哥们义气”害了你
通过分享真实案例,检察官警示大家:为盗窃者望风、为打架者助威等行为可能构成犯罪。真正的朋友不会怂恿违法,遇到冲突应第一时间寻求老师家长帮助。
宝典护航:安全是假期的“必带行李”
向同学们发放了内含防溺水、防性侵、预毒品等普法知识及12309检察热线等实用信息的《普法知识作业册》。有同学称,普法知识作业册就是暑期安全宝典,要随时携带,并与家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