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苦”瓜不要吃!

大健康事业部转载自南京疾控 | 2023-09-13 10:24

身边案例:

张大伯近日清早突然意识不清,呕出大量黄绿色不明物,双眼上翻,四肢阵发强直,家人紧急将他送往医院。

经回忆,张大伯发病前曾食用香瓜,其妻子也吃了,同样出现类似症状,只是没那么严重。“当时香瓜已经有部分烂了,丢了可惜,所以我们把坏掉的地方削掉后吃了。”张大伯妻子回忆道。

医生首先考虑食物中毒,通过3天的血液净化治疗后,张大伯夫妇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意识逐渐转清。

为什么有的香瓜吃了会中毒?

香瓜在我国种植广泛,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夏季消暑食物。而发苦变质的香瓜却不能吃,这是因为瓜类植物里普遍存在一类物质——葫芦素。

葫芦素也称为碱糖甙毒素、苦味素。不单单是香瓜,葫芦科的蔬菜,如葫芦、南瓜、黄瓜、瓠瓜、丝瓜、甜瓜、西瓜、香瓜………在特殊情况下都可能产生葫芦素。这种毒素对于葫芦科植物本身而言并不会引发什么害处,是其抵御外界病毒、病菌、生物入侵的一个非常不错的手段。比如黄瓜遇到病虫害、温度异常、人为破坏植物株体等情况。这也是种植于杂草丛中的葫芦结出苦葫芦的几率远高于农田的原因。

葫芦素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一次性吃下大量葫芦素,容易出现中毒症状。轻者会发生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重者则表现为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便带脓血等症状,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

其实“苦”就是“危险”的信号。一般来说,葫芦科蔬菜水果经过长期选育,已经很少或不产生葫芦素,没有苦味了。但是一些基因突变、种植条件不佳、保存不当或品种杂交时,还会产生葫芦素。发苦的葫芦、丝瓜有毒不是耸人听闻,误食苦葫芦或者苦丝瓜数小时后就会中毒。相关中毒现象每年夏季都有发生,致死现象也出现过。

预防方法其实也简单——苦了千万别吃。除了苦瓜外,其他的瓜有苦味就倒掉,如果不确定葫芦科蔬菜水果能不能吃,可以烧菜前先闻一闻、舔一舔有没有苦味。

如何检测?

葫芦素是甜瓜中苦味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类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化合物葫芦素在甜瓜的抗虫、抵抗逆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葫芦素B是甜瓜中葫芦素的主要成分,其抗肿瘤活性更强。

现有葫芦素的检测方法多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种类少、时间长、灵敏度低、基质干扰重,同时对甜瓜中其他微量葫芦素的组成和含量的研究少。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成为目前测定葫芦素物质的首选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