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贵州酿酒工业协会深入一线 出谋划策助力发展

贵州广播电视台产经事业部 | 2024-09-17 17:12

2024年9月12日至15日,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黄平带领专家团先后深入贵州铜仁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多个白酒生产企业,围绕生产工艺、酿酒装备、质量管理、人才培育、经营理念等多个内容进行考察调研,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本次活动不仅是对中小酒企技术服务的一次尝试,也是酿酒工业协会以实际行动落实“两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赋能产业 专家组开展技术服务

9月12日,专家组走访第一站来到铜仁市石阡县星可原农业合作社。

据了解,星可原农业合作社采取“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公司”的发展模式,联结当地村民发展黄精基地1000余亩,黄精大棚育苗基地1500平方米,带动农户增收。涉及养殖、酿酒等多项业务,并初步完善了酿酒车间。

专家组对酿造流程、生产环境卫生、车间的房屋结构、通风情况等都一一进行了了解,并与负责人开展座谈。现场,贵州省白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方达还对合作社的“黄精酒”发展理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结束在石阡的调研,专家组马不停蹄赶往黔东南贵州青酒。

9月13日上午,专家组成员进入青酒厂区,真听真看真感受,现场调研结束后,专家组组织企业负责人、车间管理人员、制曲、生产酿造、品评勾调的技术人员共同举行了座谈会。开展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专题讲座。

从生产过程中的湿度、温度等到酒企的环境卫生,再到制酒车间的房屋结构等,专家组现场进行指导,一一进行梳理,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举措,为企业质量提升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和理论帮助。

蔡天虹教学现场

现场,贵州省白酒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蔡天虹现场教学,给青酒员工进行了一场难得的“补课”。

贵州青酒负责人表示,专家们有问必答,从工艺、酿造环境到房屋结构等等细节都有深入讲解,同时也提出很多建设性指导意见,对企业的发展帮助很大。

凝智献策 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9月14日,酿酒工业协会专家组再次进入铜仁市,并与铜仁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旭,市工信局相关科室和重点酒企负责人就当地白酒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介绍,铜仁市初步形成以印江木黄白酒产业园为核心,石阡、思南、沿河、万山等为重点发展区的产业布局,以酱酒为主,果酒、功能酒为辅的特色白酒产业体系。目前全市白酒产能3万吨,规模以上企业5户,今年1-7月完成规上产值4615万元,同比增长5.08%。

当天,木黄酒业、梵净山酒业、大关酒业、蛮王酒业、乌江酱酒、寻味梵净果酒等为代表的铜仁酒企重点介绍了企业的历史文化、生产工艺、品牌打造、产品创新等情况。

专家组表示,铜仁具有地域、气候以及原材料等优势。在铜仁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铜仁白酒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要依托本地优质生态资源优势,抢抓国发2号文件等发展机遇,抓好产业布局、地方标准、主体培育、品牌打造、原料种植、数字化建设、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发展具有铜仁地方特色的酱香型白酒产业。

黄 平

同时,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黄平强调,企业要坚守质量,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

当天下午,专家组一行还进一步深入乌江河谷酱酒产区调研企业。针对沿河白酒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座谈,在企业战略规划、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文化赋能、白酒酒庄模式等多方面充分交流。

专家组一行在蛮王酒厂

从走访路径来看,酿酒工业协会专家组此次走访的酒企主要布局在酱酒新兴地区。密集走访、精准指导企业生产经营,这是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助推产业发展,促进贵州白酒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白酒生产基地的必然之举。

专家组一行查看酒样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化生产”“环保”“安全”等关键词,是此次走访中被专家们提及次数最多的几个话题,现在贵州省的酱酒生产正欣欣向荣,这些关键话题对保证产品质量,确保贵州省白酒的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遵义市酒业协会会长吕云怀

专家组同遵义市酒业协会开展座谈会

9月15日,专家组走访最后一站来到遵义市酒业协会,双方就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并讨论了下一步合作构想。双方一致认为,贵州白酒发展前景广阔,在发展中要加大技术力量投入、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更要注重质量体系建设、品牌推介宣传,共同推进贵州白酒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