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叶 辛:我特别关注十多年来贵州的巨大变化
叶 辛(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我特别关注就是这个十多年来贵州的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确实是很大的。今年三月份,黔东南的一个管农业的领导就请我说,你到我们黔东南几个县去转一转,他说十几个县了,你想转什么?那么我就跟他说,我说2020年省里领导跟我说过,最晚脱贫的是从榕脱贫的,从江和榕江,我就报了,我说黎从榕,加上台江和凯里。我为什么特别说黎、从、榕,台江和榕江呢?就50年前,我作为修湘黔铁路的一个知青在那里生活过,就在那个村庄里跟苗族老乡打堆嘛。那么我再去看一看,我发现无论是从江、榕江全变了,走了五个县,我回来以后写了五篇文章。实际上为什么没有人叫我写文章,但是我一路走下来,我由衷的感觉到这和我50年前修铁路的时候,和我40年前,30年前看到的清水江、巴拉河,完全不一样了。你比如说我去一个布依村寨,那个村里面的年轻的村长24岁,贵大毕业生,村长,布依族的,她就在说,我要用布依文化来吸引这个游客来游我们布依村寨。
然后到清水江和巴拉河畔的,因为80年代的时候呢,搞一个纪录片《多彩的贵州》嘛,我在那里住过三四天,我想去看看今天的台江和巴拉河怎么样子。哎呀,老乡就在屋子里,三月份气温下降的时候还是蛮冷的,那个老乡都在屋子里做那个民族的娃娃,他们很欢乐,一边做那个民族布娃娃,一边就在那里唱歌,我就在屋子旁边站了很久,后来我回去就在上海的《新民晚报》上写了一篇《清水江啊巴拉河》,就写的50年来清水江两岸苗家侗村布依村寨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