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林员・巡山故事】左万坤:巡林十六载 守护苗乡“绿底色”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5-08-13 12:36

他们踏过晨露密林,数过年轮岁月;守护珙桐展翅,聆听百鸟啸鸣……这些巡山路上的寻常故事,藏着贵州生态发展的密码,更写满人与森林相守的深情。值此8·15全国生态日之际,人民网特别推出“生态护林员・巡山故事”系列报道,愿这些故事能让更多人读懂守护的意义,化作绿水青山间的生生不息。

在贵州省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乌江奔腾于峡谷之间,两岸61%的森林覆盖率铺展成青绿画卷。生态护林员左万坤,便是这幅画卷的守护者之一。自2009年踏上护林路,十六年来,他用脚步丈量4500亩林地与500亩经济林,在花山村、万里村的山林间,书写新时代生态守护者的故事。

踏遍山头:用脚步织就“防护网”

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尚未穿透山林,左万坤便背起水壶、揣上笔记本,踏上巡林之路。“山林大,不巡就摸不清情况,得每个山头都走到才行。”他管护的林区包括花山村和万里村4500亩林地与500亩经济林,其中万里村是乌江上游南岸的高山峡谷,花山村是低山丘陵,海拔落差640米。冬天山路覆冰,夏天高温蚊虫肆虐,可他每天20余公里的巡山路,一走就是十六年。

“刚干满一年时,乱砍乱伐现象严重,亲友都劝我放弃,说这工作得罪人。”左万坤却认死理,“接了活儿,就得坚持到底。”十六年里,他的足迹遍布林区每一寸土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林木生长、病虫害动态等信息,每发现一处异常,他都会第一时间上报,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森林防火是重中之重。他巡林时会仔细清理易燃物,消除火灾隐患,还主动当起森林防火宣传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走村串户宣传防火知识,讲解火灾危害和防范措施;重要节点更是加大巡护频次,主动在村口、进山路口贴标语,把防火意识种进群众心里。在他的悉心守护下,这片山林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滥砍滥伐,年度考核多次获评“优秀

 双向支撑:群众敬他,家人挺他

“那年全靠左大哥第一时间赶来转移,不然后果不敢想。”万里村龙塘沟组村民乐庭福总念着2021年的事。当时暴雨狂风把他家附近的一棵香樟古树吹倒,树丫砸塌屋顶压在正在洗脚的他身上,让他动弹不得。左万坤接到电话后,顶着看不清路的风雨,第一时间赶到并拿刀砍开枝丫救出了他。“当时我是在万里村鹰嘴岩巡山,下雨了就在那边找了一个地方躲雨,接到求助后,因为人命关天,所以淋起雨跑回来的”左万坤回忆道。

还有一次,一位老人在山林走失,晚上九点接到消息后,左万坤带着村民和民警就往山里赶。靠着对山林的熟悉,他很快找到人。“出来时手机只剩8%的电,衣服也全打湿了。”那段一两公里无人烟的路,他怕蛇,却还是硬着头皮走到凌晨,才到达乡政府。

左万坤的坚守,离不开家人的撑持。妻子独自担下家务农活,总说:“你守的是大家的青山,我们为你骄傲。”两个孩子也在他影响下早早有了环保意识。“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他常这样说。

如今,左万坤依旧每日穿梭山林。“这片山走了十六年,每棵树、每棵草闭着眼都认得到。说老实话,我离不得它们,它们也离不得我。往后还得尽全力护好。”没有惊天壮举,却在平凡中显伟大;没有豪言壮语,却以行动诠释责任。他是花山乡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更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文/李宁 安全益 图/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