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中国》|和君集团董事长王明夫:饮白酒高峰期可到2011年-2044年,还有20年的好日子
6月14日,以“求真务实 向阳奔跑”为主题的和君酒水事业部2024年中总结大会暨第三届和君小镇酒业私享会在江西会昌和君小镇举行。会上,和君集团董事长王明夫以《从产业演变规律看白酒产业的未来走向》为主题发表演讲。
王明夫指出,从全球酒类消费的规律来看,人均GDP与酒业景气密切相关,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下主要消费烈性酒,3000-4000美元啤酒消费陡峭上扬,达到5000美元以后则红酒开始走红。
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下时,酒精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中低收入到中高收入阶段增长幅度最大。从人均收入5000美元到1.2万美元增长时,酒精消费量增幅最大。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人均酒精消费量2-4升左右,中高收入国家平均8-10升,世界平均6升。人均GDP在2-4万美元时,人均饮酒量基本稳定,日韩为典型。在4万美元以上时,人均饮酒量开始下降,法德为下降典型,美国比较平稳。
在王明夫看来,从上述模型分析,当前中国人均GDP为1.27万美元,仍处于爬坡期,人均饮酒量仍有跟随经济发展提升的空间。
第二个视角是人口趋势,2022年中国人口拐点已经出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4.12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2022全年出生人口下滑至956万人,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这不仅是建国以来出生人口首次跌破千万大关,也是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总人口的负增长。
中国上世纪60、70年代人口高速增长,在1980-2000年间,由他们主导的经济发展中,中国人均酒精消费量飙升。而后出生的80年代消费者在2015年进入消费能力最强的时期,烈性酒精的摄入逐步降低,消费总人数也明显减少。但总的烈酒饮用人群还未有断崖式减少,且中国经济还在增长,人均纯酒精消费量与日韩比也并不算高,降幅不会很大。
王明夫强调,我国1981年—1999年有个出生高峰期,如果按照饮酒的高峰期算,选取30岁-45岁,则八十九十年代出生人群的高峰饮酒年龄支撑期可到2011年—2044年,中国烈酒饮用的人口稳定期还有20年。
王明夫表示:“产业集中是大势所趋。从长期看,在这个趋势面前,厂商命运顺昌逆亡。在此过程中,现代大型企业非大不足以致强,非强不足以致大,唯大且强者生存。白酒企业需要思考自己是做生意的、做产品的,还是做产业的。更要看清谁是白酒产业未来的王者,当王者出现时,自己处在什么位置。”
从国内白酒市场与国际烈酒市场对比来看,中国白酒市场仍较为分散,销量前五企业的市场份额为26%,和全球平均水平相当,远低于印度、加拿大、日本、美国等烈酒市场;销售额前五企业的市场份额约为32%,略高于全球整体的30%,但仍低于主要烈酒市场,中国白酒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王明夫指出,从2017年开始,中国白酒总销量增长阶段已经结束,未来主要看价格提升和格局演变;AI科技的进化、营销方式的变革可能会彻底改变白酒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也将持续升维,由产品竞争走向产业链竞争,再走向产业生态竞争,核心在于提升组织能力和组织效率,要实现产业与资本的相生互动、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