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新宠——贵州“剧本杀”官方“出圈”

综合广播 | 2021-07-05 16:27

自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播出以来,“剧本杀”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在贵阳,狂热玩家们不是正在刷本就是在去刷本的路上,用4-6个小时的时间去体验一场不一样的“人生”,这类线下娱乐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就已超过百亿元,2020年增至117.4亿元。同时实体“剧本杀”市场规模也在不断上升,据美团发布的《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底,全国“剧本杀”实体店已经突破3万家。

“剧本杀”是什么?

“剧本杀”,又称“谋杀之谜”游戏,参与游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剧本,玩家通过扮演剧本中的角色,围绕着剧情,找到“证据”后进行交流、推理,最终揭开秘密或是找出剧本中的“凶手”。

(“剧本杀”企业——十丁目档案馆)

记者走访发现,线下门店打本价格普遍在80-180元之间,颇受年轻人喜爱。“我觉得‘剧本杀’是一种能让我们放下手机和别人交流的休闲方式。”在市民李辰轩看来,“剧本杀”的娱乐方式可以让她体验不同的角色,感受不一样的人生。“我基本上每周都会和朋友去玩一两次,花几个小时沉浸在剧本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种感觉很奇特。”李辰轩已经是“剧本杀”的常客,每周花费80元左右玩一次,这样的价格在她接受的范围内。 

“剧本杀”发展迅速,问题不可回避

(“剧本杀”企业——头号探案推理馆)

过去两年,“剧本杀”经营户的数量迎来井喷,在贵阳,据不完全统计线下门店曾经达到近千家,但由于市场不规范、运营思维不合理等问题,不少门店纷纷倒闭或转战去其它城市发展。由于创业门槛低,整个“剧本杀”行业鱼龙混杂,面临着盗版泛滥、不尊重知识产权、低价恶性竞争等行业乱象。

相同的剧本大部分玩家玩过一次之后就不会再刷,大量剧本的囤积成为了店家吸引玩家的资本。在“剧本杀”中使用的剧本分为盒装、城限和独家,一些成规模的线下店同时拥有上百个剧本,每月在剧本的采买上便会花费上万元。而部分店家为了压缩经营成本会选择从不同渠道购买盗版剧本,低价销售,在扰乱市场秩序的同时也降低了玩家的体验感。

市民郑芹已经是老玩家了,3年来,她虽然去过不少的店,但只有几家店铺能让她做“回头客”。“我从2018年初开始玩‘剧本杀’,我常去新开的店体验,但是很多店要么是内容不够,要么服务不足,给我的体验感不是很好,所以我也不愿意再去。” 

贵州“剧本杀”有了官方组织

(贵州省研学旅行协会沉浸式文化旅游行业分会部分成员)

为了规范“剧本杀”市场,助推新兴产业发展,贵州省研学旅行协会沉浸式文化旅游行业分会在贵阳成立,分会成立后不少贵阳的“剧本杀”企业纷纷报名入会,目前已有在册企业30家,还有60多家待审核企业。

贵州省研学旅行协会沉浸式文化旅游行业分会秘书长田野表示,要让“剧本杀”带有贵州特色,分会也在组织会员企业一起联合打造全新文旅+剧本杀的产业融合。“我们现在把大觉精舍作为第一个试点,剧本的内容完全按照整个真实的历史来做输出,让所有来玩的游客不仅能得到历史文化的普及,还能感受‘剧本杀’的快乐。”

(“剧本杀”企业——桌聚桌游推理馆)

对此不少“剧本杀”的企业家都表示,贵州省研学旅行协会沉浸式文化旅游行业分会的成立让他们找到了组织。“我们是2017年就开始做‘剧本杀’的,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我们都是希望能够抱团取暖,但是以前没有一个具体的部门来统筹,导致我们这4年来贵阳的‘剧本杀’产业发展缓慢。”贵阳221B实景剧本推理馆负责人周家驹提到,现在很多消费者在选择剧本时还处于一个盲目的状态,只能是被动性的接受一些商家给予的内容,所以他希望,今后可以在分会的帮助下,对剧本的“预告”可以做一定的工作,让消费者和商家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