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这4个人的命运都改变了,因为他们做了同一个决定
导读:黔西南州是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最重的市州之一,搬迁人口占全省任务数的近五分之一,达到33.8万人,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6万人,晴隆县三宝乡、册亨县百口乡实行整乡搬迁。就在昨天,黔西南州率先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入住任务,比原定计划提前整整十天。搬迁后的日子过得如何?4户搬迁户讲述了他们各自的故事。
黄昏中的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
晚餐吃啥?有菜有肉,荤素搭配!更重要的是,有家人陪伴左右。
天色渐晚,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华灯初上,晚上七点钟,也正是各家各户准备吃饭的时间。忙碌了一整天,田进辉一家5口忙着张罗晚饭,小儿子杨松树掌勺,做了一桌子的菜,我们本以为今天这家人有什么喜事,田进辉却豪爽地告诉我们,基本每天都是这样的,想吃什么,在县城买就可以。
田进辉家准备的一桌可口的晚饭。
从晴隆县三宝乡搬迁到阿妹戚托小镇,田进辉在小镇做起了保洁员,一个月的工资有1800元,老伴儿负责专门接送孙女读书,小儿子杨松树在县城做洗车工,一个月也有3000块钱左右的收入,一家人在这里,每个人都找点事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孙女给田进辉(右)夹了一只鸡腿
6月15号,晴隆县三宝乡1233户5853人的搬迁入住工作全部完成,乡亲们在新家园——阿妹戚托小镇开启崭新生活,目前,全乡3349名劳动力中,已就业2625人,户均就业两人以上。
肖直龙(中)带顾客看家具
这里搬迁群众多!家家户户都要买东西,我就开个家具店!
在兴义市的洒金安置点,普安县的村民肖直龙两年前搬到这里,去年4月,他用卖掉老家牲口的4万块钱,加上特惠贷的5万块,在家楼下开了一间家具店,经营一年多时间,店里的纯利润达到了6万块钱。肖直龙说,开个家具店有一个好处,这里全部都是搬迁户,他来都要买这些东西,我们就是利润低一些,买的人多,我们的收入就大了。
正在用微信收款的肖直龙(左)
肖直龙还告诉我们,搬上来了,原本只会拿手机打打电话的他也学会了微信支付,现在,他的微信收支金额已经超过了20万元!
兴义市洒金安置点
当起外卖小哥,穿梭在城市之中,每月工资5000元!
搬迁,不仅带来了创业机会,也增加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每到饭点,都是外卖小哥万玉最忙的时候,3年前他搬到兴义市,今年2月当起了外卖小哥,骑着小电驴穿梭在城市之中。
外卖小哥万玉
现在,万玉一个月可以送1000单左右的外卖,工资在5000元左右。为什选择这份职业?万玉说,现在城里面都喜欢点外卖,单量也多。原来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按导航走,现在好多了,国家政策好,但还要靠个人的努力奋斗,接下来就是好好的挣钱装修房子,好好的培养孩子。
卫生室的医生正在给搬迁户王小引测量血压
曾经以为得了癌症,搬迁出来后,做手术花2000多块钱就治好了。
搬出大山,来到新的家园,还意味着有了更好的生活质量。65岁的搬迁户王小引五年前腹部长了肿瘤,一直没有到兴义市治疗,一来因为路途遥远,二来,若是来到兴义治疗,又没有人可以在身旁照顾自己,2016年,她从望谟县麻山乡搬迁到义龙新区的马别安置点后,就在州医院进行了手术,5200多元的治疗费用,通过新农合报销了一半多。王小引高兴地告诉我们,原来痛的时候自己就找点草药拿来敷着,别人说怕是癌症,自己很着急,现在动了手术,身体恢复了健康,心宽了,做什么都爽快。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在搬迁工作中,黔西南州紧紧围绕“六个坚持”开展工作,积极推动“五个体系”建设,探索实施并开展“新市民计划”、安居险、就业扶贫险等“后半篇文章”。今年1月至今,黔西南州累计开展新市民技能培训22894人次,累计实现搬迁群众就业创业97598人,搬迁群众就业率达87.27%,实现有劳动力家庭户均就业1人以上。搬迁群众技能培训人数、就业率和创业率均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