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51万人次!开启“暑运”模式

贵州交通广播、贵阳交运 | 2024-07-25 09:38

随着暑期旅游热潮的到来,公共交通客流运输压力也不断加大。据初步统计,近日贵阳公交日均完成83.69万人次,仅7月期间公交客运量已累计完成1757.51万人次。

为全面做好暑运服务保障工作,贵阳公交公司结合暑运期间天气及客流等特点,制定了针对性保障措施,全面开启“暑运”模式。

精心组织,织密全方位服务网

随着暑期到来,贵阳公交提前根据机场、高铁站、火车站等列车、航班到站时刻表,通过“公交大脑”智慧排班系统分析,科学制定线路行车作业计划,强化各“码头”和景点高峰时段车辆调度,保证线路正常运行秩序。在火车站和贵阳北站安排应急支援车辆、志愿者人员进行等候调配,采取现场指挥、灵活调度的措施,针对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贵安方向客流进行密切关注;在夜间出租车、网约车运力不足时,启动免费应急疏散专线,做好满足乘客返程需求,全方位做好了随时应对“井喷”式客流的可能。

面对入夏以来的高客流情况,贵阳公交采取“一手抓优质服务、一手抓安全生产”的方式,在加大安全巡检例检的同时,将安全工作融入日常服务中。在公司团委的组织下,青年志愿者在客流密集站点维护乘车秩序、引导车辆有序进站、规范停靠;公司安保部加大了危险品检查力度,预防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车;严格落实车辆出场检查制度,消除安全隐患,汽修公司加大车辆维保修理作业,杜绝“带病”车辆上路运营;各车队密切关注天气及道路安全运行情况,确保行车安全,从严从细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当马拉松遇上演唱会,市民出行我护航

随着贵州文旅热的“出圈”,各类热门赛事、演唱会等也选择落户贵阳。6月,贵阳迎来了国际马拉松比赛和多场演唱会等热门活动。为全力做好活动期间交通运输保障工作,贵阳公交针对今年马拉松等各项活动特点,结合往年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经验,按照科学组织、统一部署、周密安排的原则,结合地铁运营时间的调整,提前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各单位工作重点、细化任务分工、强化保障措施。通过多次实地勘验,对车辆分配、班次调整、道路管制情况、人群动向时段地段等进行精细分析,确保各项活动期间交通运输的安全、有序、高效。同时加强公交驾驶员和站厅人员专项服务培训,要求驾驶员服务中注意文明用语、耐心解答、使用普通话、规范行车、按规定地点上、下客;要求站厅工作人员做好引导赛事期间运动员及工作人员免费乘坐公交专线工作,有效提升全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全力以赴做好赛事高质量保障工作。

“开放型公交”见实效,便民利民获点赞

随着“开放型公交”的逐步推进落地,在这个夏季,贵阳公交也收到了来自市内各地居民送来的锦旗、感谢信和点赞。

5月23日开始,贵阳公交金阳分公司陆续开通了K237路、K230路大站快车,317路铃停公交以及高新区大站快线。快线的开通,是贵阳公交打造“观白活力中心快线”品牌的具体举措。以上线路结合观山湖、白云区域廊道式交通特性,运用公交大脑收集乘客出行数据,辅以分公司工作人员多次在相关主干道,以驻站、跟车、回访沿途候车乘客等方式进行客流摸排,线路的走向和站点、发车时间等关键要素都是与社区工作人员、沿途居民一起共商共议而定,最大限度满足了附近居民的出行需求,解决了沿途乘客“等车难、乘车慢”困扰。

今年3月起,“贵阳东站——地铁北京路站”快速直达专线276路开通。截至6月,该线路总客运量达12万多人次,总运营班次超过7000班,其中单日客运量在6月16日突破6000人次。线路的运营模式也一改“老公交”的一成不变,而是通过乘客反馈、公交抖音直播收集意见等方式在不断迭代更新:目前该线路做到了能根据高铁到达时间和现场乘客需求,将服务时间与高铁乘降时间有效衔接,发车时间从第一位乘客上车起10分钟发车,前车发车,后车顺顶待发,中途不停站,从贵阳东站到地铁北京路站,合理规划最短路线,实现30分钟快速直达老城区,与地铁1号线、3号线实现无缝接驳。

央媒点赞运“蔬”车,惠农专线尝鲜“出圈”

城市的“烟火气”离不开一日三餐,炎炎夏日,新鲜的果蔬能不能“顶花带刺”地走上市民餐桌逐渐受到广大市民关注。在贵阳公交就有这样一条专线,架通城乡。每个清晨,挂着露珠的瓜菜从藤蔓上摘下,根须还沾着新鲜的泥土;鸡鸭挤进背篓,和新鲜瓜菜一道,一路颠簸到达市场,被早起的市民相中,成就一桌热气腾腾的餐食。这条惠农专线,为进城农民减少了出行的曲折,更为城市居民带来了生活的便捷,增添了城市生活的烟火气。

贵阳252路公交车“惠农专线”,是今年6月新升级的线路。此前,菜农进城卖菜大多只在贵阳城郊,很少到贵阳市区。随着更多菜农来到市区,252路公交越来越拥挤。人货混装,也给安全运营带来隐患。为此,贵阳公交通过实地勘验和征求乘客、菜农的实际需求升级推出了252路“惠农专线”。专线比普通252路提前10分钟发车,全程仅停靠菜农集中的四个站点。不仅和城里上班族错峰,还能让菜农更早抵达市场。

伴随着菜农们的叫好声,“惠农专线”开通的消息在广大市民的朋友圈中不胫而走,受到了广大媒体的关注,“贵阳网”的系列视频一经发布便收获了百万点击,贵阳新闻联播、百姓关注等热门节目也相继开展跟拍报道,新华社也撰稿《这是一条有温度的“链接”》为线路点赞,评论区的网友们纷纷点赞称:拉得了“公文包”,也带得了“菜篮子”,这才是人民公交该有的样子!

“微循环”太方便,最后一公里通了!

今年6月1日,花果园微循环V8路开通。这条后冲路至小十字的专线开通至今,受到周边群众纷纷点赞。其灵活、快捷的特点,吸引更多群众选择微巴出行。不仅提升了出行效率,优化了交通资源配置,还大力推动了绿色出行。

线路开通之前,贵阳公交公司旗下贵阳黔爽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通过调研,了解到因市西高架桥限高,传统公交无法从花果园购物中心通过高架桥前往小十字。为让该区域市民快速到达小十字区域,最终选择车型较小的巴士。线路覆盖了学校、恒峰步行街、正新街商圈、地铁1号线和3号线等。V8路高峰期间隔3分钟发车,平峰期间隔5至10分钟发车。据统计,6月的日均客流量近千人次,7月目前日均客流量已上升至约1400人次。

通过一个月以来的运营,这条微巴不仅缓解了沿途站点的拥堵状况,还有效、快速分散了出行人流,同时也让沿途站点非法运营现象得到改善,弥补常规公交车型无法通达的短板,优化城市公交线网,有效缩短了花果园与老城区周边商超、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的距离,群众出行品质显著提升。

根据目前规划,今年年底前,花果园区域还将陆续开通花果园S3区环线,阿哈湖湿地公园、小车河湿地公园至青云集市专线,国际城至海豚广场专线等。不仅在花果园片区会根据实际情况陆续开通微巴专线,贵阳公交还将根据未来方舟、东山区域市民出行需求,结合出行人群特征,开通微循环交通打通服务盲点,助力拥堵治理。

微巴小巧灵活的特点,可穿梭城市的次干道和支路,让居民、通勤人群往返主城区更加方便快捷。微巴通过触发式发车,即“后车到前车走”或有乘客上车后3分钟内发车,及社区内招手停车的响应服务模式,实现高频、快速、安全、便捷的接驳轨道、商圈、医院、学校等,满足市民的“五分钟出行圈、十五分钟生活圈”需求。

截至目前,贵阳公交已开通微循环公交线路共计16条。均采用小型公交车提供服务,线网覆盖青山小区、山水黔城、黔灵村、森林公园等区域,彻底打通了沿线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使市民能够更加方便地乘坐微循环交通前往轨道站点、学校、商圈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