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华辅:初心为笔、使命为墨,书写精彩人生

黔西县融媒体中心 | 2020-09-01 10:09

“我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从事的工作也很平凡,但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将一如既往地以初心为笔、使命为墨,书写精彩的人生,创造不平凡的人生价值。”熊华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兢兢业业,矢志不渝。

开展课后辅导

年近花甲的熊华辅1981年从黔西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40个春秋,四十年默默耕耘,四十年呕心沥血,四十年始终如一,换来了杏坛馥郁,桃李芬芳。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熊华辅从一个英俊潇洒的帅小伙,变成了一个略显沧桑的小老头,耗尽了青春年华,熬白了满头青丝。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岗位上,继续散发着余光余热。

组织“五老”人员参加学习培训

熊华辅从2010年开始接触关工委工作,2014年担任金兰镇关工委副主任,2015年担任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十年来,熊华辅始终坚持以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教育培养青少年成功成才为目标,以增强干群关系架起“连心桥”为抓手,切实推动关工委工作健康发展。截止目前,金兰镇已成立关工委20个,组建关工委小组115个,共有568人参加全镇关工委工作,其中“五老”同志有391人,占比超过了68%。20个关工委按照“五好”标准全部达标授牌,实现了有阵地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形成了镇、村、校、组“四级”关工委网络联动机制,为实现创建“五好”关工委全覆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田间地头开展讲习

在熊华辅的带领下,金兰镇关工委把“巩固好、提升好、创新好、拓展好”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关工委工作的主攻方向,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五年来,全镇关工委开展主题教育宣讲50余场、法制教育宣讲100余场次,组织82名学生上法制课82节,受教育学生3000多人次。同时,开展各类技能培训50余场,参训群众3000余人次,其中贫困户达250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致富带头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金兰镇关工委工作掠影

近几年来,中关工委和省、市、县关工委多次到金兰镇指导和调研,促进了金兰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稳步推进,亮点纷呈。金兰镇成功举办了市级“党建带关建”现场推进会1次、县级“党建带关建”现场推进会3次,多次在省、市、县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总结提炼出了“一卡两分三百四巧”“五个零距离”“六个主动”等工作法,得到了各级老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护送学生去上学

如何做实关心关爱,熊华辅自有他的见解和方式,用他的话说就是念好“传声、知心、解困”这“六字真经”。“传声”就是当好宣传员,向青少年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和教育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着力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知心”就是通过深入走访,及时了解青少年儿童特别是留守、困难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思想动态,主动与他们交心谈心,做他们无话不说的知心人,因人而异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引导他们争做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新时代青少年。“解困”就是针对留守、困难儿童等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利用惠民政策,协调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对他们进行帮扶和资助,用真心真情呵好护祖国的未来,让所有青少年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关工委与村党支部合作创办养牛基地

龙山村的周梅幼时因父亲病亡、母亲离家出走,一直和爷爷相依为命,生活很是清苦。2015年,熊华辅在龙山村指导村关工委工作时,得知周梅被黔西二中录取但却无力交学费的情况后,及时联系到爱心人士夏立坤一家对周梅进行资助,让周梅得以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如今,周梅已是一名在读大学生,夏立坤一家仍然每月资助她500元费用,直到她完成学业。

2017年,双玉村玉米组贫困户陈贵友的女儿陈家琴去上幼儿园时,遭遇车祸导致双脚小腿骨折,因车主逃逸无法追责,巨额的医疗费用让本就贫困的陈贵友一家一筹莫展。熊华辅当即带头捐助,发动关工委其他同志和全镇教职工为陈家琴募捐到了5000元现金,解决了入院经费。随后,熊华辅又以关工委的名义向民政部门申请救助,并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最终筹集到5万多元善款,让陈家琴顺利地康复出院。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我一定会竭尽所能,不让一个孩子在幸福的路上掉队,让他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熊华辅说他不会讲大道理,但对每一个孩子,他都会用心用情的去关心好、爱护好。

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4年熊华辅主动请缨,对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到2017年,他所帮扶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促就业、稳增收

“要不是有熊老师的帮助,我家这个情况怕是还要继续靠政府救济才能维持生活,如今我在养牛场里干活每个月有3500元的固定收入,孩子也能外出打工了,生活是不成问题了的。”在双玉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的养牛场内,正在给牛投食的叶林书一连声地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熊华辅对他家的帮助。叶林书因左手残疾,加上妻子经常生病,一家三口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在熊华辅的倾情帮扶和合作社的带动下,叶林书一家脱了贫,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

开展结对帮扶

“之所以扛起关工委的担子,是因为这个工作与教书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的,能够让青少年得到更多的关心关爱,从而茁壮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之才。”谈到关心下一代工作,熊华辅充满了激情与活力。他说他现在真正感悟到了什么是老有所为,也懂得了怎样做才能老有所为,那就是要如夕阳般把所有的光和热无私地洒向大地,把满天的晚霞辉映成最美丽的风景。

通讯员:谢远谋 陈康

编辑:郭庆萍

编审: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