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和美乡村建设提“颜值”增“内涵”
清晨,天空飘着微微细雨,福泉市陆坪镇罗坳村村民喻德江起了个大早,打扫完自家庭院卫生后,便径直前往开心农场科普示范种植基地,采摘百香果并装箱,开启了一天的劳作。
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翠绿葱茏的水果示范种植基地......亲眼见证家乡这几年的变化,作为村里的“上班族”,喻德江对如今的生活,打心底里感到满意。
喻德江的幸福感源于福泉市和美乡村的建设。近年来,福泉市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试点县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五个三”(即:三级联动、三治融合、三业共进、三生同步、三重保障)乡村治理模式,通过组织引领、人才驱动、产业助攻,全面扮靓了县域乡村的“新颜值”。
朵郎坪村便民服务站
村级办公楼硬件配置齐全、标牌设置统一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作为“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牛场镇朵郎坪村党支部充分展现了福泉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果。
组织引领“聚合力”。福泉市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引领乡村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以符合条件的村民小组或连片自然村寨为单元,按程序成立党小组,切实将党组织触角延伸到组到寨,引领村庄治理和产业发展。
同时,全面推行3907名党员示范户挂牌,结对帮带群众7409户,规范党员承诺践诺3515人,引导农村党员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移风易俗等方面示范带头,激发党员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驻村工作队召开院坝会宣传党的政策
此外,福泉市把建强村级后备力量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任务,通过创新实施“双培养”工程,择优选派优秀青年党员到村跟岗锻炼,动态储备农村优秀青年894人,培育村党组织书记助理79人。
“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智力支撑。”福泉市委组织部城乡党建科科长张能介绍。
人才驱动“增活力”。福泉市积极从返乡创业青年、致富能手等党员中选拔培养讲政治、能力强、素质好的优秀人才担任党支部书记。通过持续开展村干部能力提升“五个一批”行动,累计选派213名村党组织书记跨省跨州跨县交流学习、到部门到乡镇(街道)跟岗锻炼,多途径育强村干部“头雁”队伍。同时,精准选派301名驻村队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帮助村级做好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依托乡镇党校、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教育基地,不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农村党员群众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
气坪村大棚种植圣女果迎来丰收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关键。”道坪镇气坪村村干部吴秀兰坦言。作为曾经的省级一类贫困村,气坪村依靠发展辣椒、烤烟等经济作物实现了全面小康。这其中,吴秀兰既是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如今幸福生活的受益者。
产业助攻“添动力”。福泉市坚持组织带动、书记带领、党员带头,大力发展经济高效的优质产业,并且深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全市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划分为15个领跑型、14个追赶型、22个潜力型、22个奋进型,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运营。在2021年获“全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称号。
如今,福泉市正不断闯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让和美乡村建设既提“颜值”更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