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7-8月管理技术要点
枇杷采果后,如何保证抽生夏梢形成良好花芽,是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实现枇杷丰产稳产的关键技术。其主要的技术措施包括健壮结果枝组的培养、缺素症的预防补救、合理的水肥调控、主要病虫害防治等。
一、培养健壮的结果枝组
采果后当年抽生的夏梢是次年主要的结果枝组。为了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采果后要及时施肥和修剪,对新抽发的夏梢要进行适量疏留和培养,使之成为优质花芽的母体。
(一)夏梢预留
1.疏留原则:成枝能力强的品种多疏少留,成枝能力弱的品种少疏多留;疏细弱枝和极强枝,留中庸枝;疏重叠枝和交叉枝,留空间优势枝;树体上部少留下部多留,树冠外部少留内部多留。
2.疏留方法:幼龄树以培养丰产树冠为目的,对主枝延长枝和侧生枝的预留为:1个中心枝配置“八字”或“个字”形的健壮侧生枝2~3个,其余疏除,以免扰乱树形;盛果树以稳产优质为目的,对强壮的结果枝,轻短截,剪口处留延伸枝1个、方向不同的侧向枝2~3个;对较弱的结果枝,重短截,剪口处留延伸枝1个、侧向枝留枝1~2个。多余新梢于生长至5cm前及时抹掉。
(二)新梢生长势调控
在花芽分化期间,如树势生长过旺,枝条顶芽长时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无法停长,难以完成由叶芽向花芽转变。必须加以抑制,其方法如下。
(1)新梢摘心
对生长旺盛的新梢在15~20cm处摘心,确保预留新梢生长健壮,形成优良结果母枝。
(2)化控调节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新梢生长。首先,在夏梢抽生5cm左右时,喷布500mg/L乙烯利+1500mg/L的多效唑液,或1500mg/L比久液+500mg/L乙烯利液,或喷布1000mg/l的多效唑液;再次,于夏梢展叶转绿后再喷1 次500mg/L的多效唑液。可抑制枝梢伸长,缩短枝梢节间,枝条木质化程度高。
(3)限制营养供给
采取晒根、断根、环割、拿枝软化等措施,短期控制水分、养分供给,迫使枝梢生长充实。
(4)控施肥料种类
增施磷、钾肥(如硫酸钾0.25kg+过磷酸钙2.5kg、草木灰15kg等),减少或停止速效氮肥的使用。
(三)促进弱枝生长
对根系吸收能力弱、新梢生长缓慢的弱树,或植株急需补某缺乏元素时,加强叶面喷施可有效促进弱枝的生长。于7月上旬对树冠喷施0.3%的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2次,促进新梢生长,提高叶片光合功效,充实枝芽和储藏养分,有利花芽分化;8月开花前,再喷施1~2次0.2%的尿素和0.2%的硼砂,提高花蕾质量,延长开花和坐果。叶面喷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药时进行,以降低生产成本。但要注意肥料种类和药剂种类的酸碱性,以免混合使用降低功效。
二、促进优质花序的形成
结果母枝是花芽的母体,保持夏梢花芽分化充分是形成优良花序的关键。
(一)调控水分供给
降雨量过多或过少导致的涝害或旱害都会影响枇杷生长发育与开花结果。因此,枇杷果园要建立灌溉系统,确保枇杷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转化前后能有效控制水分供应,做到转化前营养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状态,转化后的花芽生理分化期保持土壤干旱状态,形成优良花序。
(二)施足花前肥
在8月底之前施入花前肥,满足开花结果及抽发营养性秋梢的营养需求,提高植株抗寒力。肥类:腐熟牛粪30~40kg或生物有机肥15~20kg+硫基复合肥(N:P:K=15:15:15)1.5~2.0kg,有机肥、无机肥混合施用,氮、磷、钾的比例为5:4:5,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30%~40%。
三、缺素症状表现及预防补救
在7月、8月期间,枇杷树如缺乏某种元素时,在形态上常表现出特有症状,如失绿、现斑、畸形等,直接影响枝叶正常生长及花芽形成。表1重点介绍夏季常见的枇杷缺素症及其预防补救措施。
四、主要病虫害防治
7月至8月份,常出现前期高温高湿、后期高温干旱天气,叶斑病类、蚜虫、叶尖焦枯病等病虫害及生理病害发生较重,直接影响花芽分化及成花质量。详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