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茅台 | 等在宿命里的一场缘分

综合广播 | 2020-11-25 12:00

等在宿命里的一场缘分

等在宿命里的一场缘分

00:00 / -

主持人:品味茅台,品读酒中故事,回味酒之文化。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品味·茅台》,我是静宜。

我们都知道,生命是一场浩大的缘,是缘与缘之间默契无限的交涉,是开头和结局之间天衣无缝的暗合,直至终点。生命的神奇,我想,绝大程度上,就在于缘分的神奇,要么惊艳,要么唯美,要么擦肩,要么一生。红尘行走,总有不期而遇的缘分,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在某个未知名的转角,宿命般等你去践行。人海漂泊,冥冥之中,你行遍千山万水,只为与之邂逅。今天的故事我们就来讲述,主人公与习酒的邂逅与缘分。

1988年,我出生在农村。一个小小的路边商店,旁边有一块不大的坝子,和一群还没长大的小伙伴。这一切,构成了我的小小世界。

以天地为舞台,以花鸟虫鱼为观众,以布谷鸟的叫声为农时提醒。一颗小石子,一根粉笔,一张纸,都可以成为我的玩具,我的童年。

父母是那种素面朝天,老实了一辈子的人。他们是八十年代那第一批进城的农民,可是他们最终又回了老家!父亲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喝酒,他喝的那种酒叫做“习水大曲”,我还记得在那个时代卖24元一瓶,我尝过一口,那味道让我至今难忘,就像生吃了大把的黄莲一样。

“爸爸,你为什么喜欢喝酒?它一点都不好喝。”

“怎么不好喝?是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能品出习酒的滋味了。”

长大?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词。但后来我终于长大了,再品习酒时,竟然品出了绵柔细腻,回味悠长的清爽感觉来。我想可能是因为那段童年已在我脑海里窖藏成回忆了吧!

1998年那年,个体户的生意开始不好做了,父亲整日借酒浇愁。

“爸爸,生意不好做,咱还可以想别的办法。但是你这样天天喝酒,才是真的没有盼头了。”

“行,不喝了。干不动了,也喝不动了。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酒里面或许还有他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吧!不过这些,现在都被生活里的酸甜苦辣给埋葬了。那一刻,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容易,第一次体会到了原来生活,从来都是一件充满了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的事情。

2008年,我进入了茅台集团习酒公司,从此便与习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习酒,一个多么美丽,又多么令人心弛神往的名字。她诞生于赤水河畔,坐落于二郎滩渡口。夫有尤物,足以移人。

进入习酒厂的第一天,母亲送我去向阳生产区报道,这一去我在向阳生产区就呆了五年。五年的时间习酒开启了跨越式的大发展,我个人的收入也随着企业的壮大而不断增加。母亲总是夸我:

“孩子,你有出息了,终于活出了我们年轻时没能活成的样子。就是这些年太辛苦了,看看你这双手的血泡、老茧。”

“没事的妈,再苦再累我也坚持下来了,咱们生活越来越好了。再说了,我们一线工人虽然辛苦,虽然平凡,但是我们才是最值得骄傲,最精华的那一部分。”

君子之品,东方习酒;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是艺术家,用时光淬炼人品,用双脚丈量人生,用青春致敬了岁月,用匠心感恩着天地,我们是红高粱,纵然烈日炎炎,也要扎根于这土地。习酒是我们最好的作品,窖藏1988更是风华正茂的翩翩君子。

背靠大树,我找到了安全感和未来的方向。一个人青春的出发点是习酒,那么他的一生就会像古代出嫁的女子到了夫家一样,这辈子都跟定了习酒。

我愿化作一滴行走的习酒,走到哪里都会把习酒人的君子风度带到哪里。我会纵情于山水间,我会颠簸于路途中,我会在诗人的笔下溢成一行行美丽的句子,我会倾听每一个忧愁的旅人诉说心中的苦闷。我会带上每一个习酒人的梦想走遍全国,去经历成功人士们的觥筹交错,去关心每一个平民家庭里的柴米油盐。

一个企业20年来的记忆与赤水河等长,她在二十年前曾与茅台这位“天之骄子”实现了联姻。她在二十年前让我品味到了生活的苦涩。她就像无数的父亲,母亲一样,带着梦想,从半个世纪前的“三人起家”出发,一直走到了今天。

二十年,把我从少年变成了青年,把我从别人的孩子,变成了别人的父亲,把我对习酒的品味由苦涩转为了甘甜。

今年放轮次假回家,突然发现父亲老了好多。我知道,我也是一位普通的父亲,接过了上一辈人未完成的重任。哪怕前路再崎岖,我也会义无反顾,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幸好这一路上还有习酒伴我同行!

主持人:品味茅台,品读酒中故事,回味酒之文化。主持人静宜向您问安。明天同一时间,继续与您《品味·茅台》!

稿件统筹:刘征蔚

制作:龙静宜 梁克龙(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