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脱贫智慧】雷山:苗绣传承与发展 一针一线绣出美好新生活

雷山县融媒体中心 | 2021-02-20 09:40

七彩丝线指尖绕 锦绣生活亲手绘。绣娘们用针线传承一代又一代的刺绣技艺,造就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是对苗族图腾的信仰,也是改善生活的新门路,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看看绣娘们用巧手绘出美好生活画卷。

画面中正围坐在一起刺绣的便是猫猫河村的绣娘们。随着乡村旅游的火热发展,“旅游+民族文化”的新模式,挖掘和开发出各类民俗体验项目,让乡村旅游实现了从观光式向度假深度体验的逐渐过渡。传统民族刺绣工艺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也因此受益,任永敏就是其中之一。

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县级代表传承人 任永敏

“之前是在外面打工,婚后为了照顾老人和小孩,回家后便开始绣起苗绣。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宋庆龄基金会给予的支持,我就开始发展苗绣之路。近几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我将自己的家改造为民宿,并将苗绣作为体验项目来一起发展”。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县级代表传承人任永敏说。

走任永敏家的民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各式各样的苗绣作品,有青蛙鞋、杯垫;有她刺绣作品获得的各种奖项;还有游客们的合照、留言。苗绣体验项目让她家民宿更具吸引力,也成为一块活招牌,为她带来了来自香港、台湾和北京的订单,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县级代表传承人 任永敏

“一个人富就是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我家发展起来以后,也想带动村里面的一些妇女跟我一起发展,现在我们猫猫河村也有70多名绣娘加入我们的刺绣团队”。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县级代表传承人任永敏对记者说。

在她的带动下,再加上村里经常举行苗绣培训和比赛,吸引越来越多的妇女们加入,重新拾起这门技艺,大家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学习,赶制订单,氛围很是温馨和谐。

雷山县响楼村绣娘 任分琦 

“多次来他们这里培训之后,看到她们这里的绣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就经常到这里来向她们学习,学好之后我回去也接到一些订单,也给家庭增加一些收入,所以也非常开心”。雷山县响楼村绣娘任分琦说。

最让任永敏骄傲和自豪是,不但可以作为苗绣的传承人带动大家发展苗绣,而且她年仅六岁的女儿在她的熏陶下对刺绣也十分喜爱,女儿只要一拿起绣片就会变得专注,即使被针刺也没有哭,反而继续绣自己喜欢图案。女儿的陪伴和支持让她对发展、传承苗绣,多了一份信心和决心。

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县级代表传承人任永敏的女儿 余洪慧

记者:小朋友你为什么喜欢绣花?

余洪慧:因为妈妈绣的很漂亮,我想跟妈妈一起学,

记者:你还想以后还想绣花?

余洪慧:想绣花。

记者:为什么?

余洪惠:因为我绣花是传承。

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县级代表传承人 任永敏

“近期,我们习近平总书记也到我们贵州来走访,点赞了我们苗绣也让我们苗绣看到了信心和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大力宣传和推广我们的苗绣,让我们苗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县级代表传承人任永敏说道。

在城南社区的俏姑民族工艺开发有限公司内,该公司的负责人朱佳莉也是一位县级苗绣传承人,她正在给移民搬迁点的绣娘们进行年前最后一次培训,强化她们对新绣法、绣种、大小规格、色彩搭配的理解和掌握,加快绣品变现,从而增加绣娘们收入。

雷山县掌排村绣娘 朱佳秀

“我在这里跟朱老师学习这个刺绣已经有8、9年的时间了,她通过把我们的刺绣技艺又融入其他的元素,我感觉她的这个产品很新颖、很有创新,然后带我们刺绣,也增加了我们的收入”。雷山县掌排村绣娘朱佳秀说。

朱佳莉告诉记者,她从小跟着母亲学习刺绣,对苗绣有着深厚的感情。回家创业前,她在外省干几年的装饰画和饰品设计,让她更加了解民族手工艺品在市场上的价值,越发看好苗绣发展前景。

2012年6月成立了“雷山县俏姑民族工艺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她一边培训、发掘刺绣能人,一边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苗绣工艺品,不断创新开发出一系列小巧精美的饰品。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多形式传播苗绣技艺和文化。2020年,她的公司也接到10多万的订单,带动了近百名绣娘务工。

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县级代表传承人 朱佳莉

“我们苗族刺绣的刺绣技艺有这么多种类,我们不如把这些技艺开发成新的东西,如果把它改版成传统的技艺跟现代的创意相结合的话,一个会缩短我们的工时,第二在市场价格上会更加实惠,第三游客对这么实惠、精湛的东西又有传统味道,客人就很容易接受。我们的销售量才能提升,我的产品有了销路,她们就会自然而然把我们传统的技艺传承下去”。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县级代表传承人朱佳莉向记者介绍。

雷山县民族音乐教师 金华丽

“我之前没有接触过苗绣,因为我看到我的姨妈也就是朱老师,她的刺绣的技艺非常的精湛,形式比较多样,加上她的绣法民族与现代相结合,所以再加上我是一名民族音乐的老师,我想把它融入到我的演出服里面,想把它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苗族刺绣技艺”。雷山县民族音乐教师金华丽说。

近些年,雷山县通过组织开展多期刺绣技能培训,挖掘培养了一批苗绣传承人、致富带头人,激励广大妇女学习苗绣,并为她们寻找销售渠道、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提升了妇女们的幸福指数。

通讯员:吴兴雪 李雪 毛春兰 李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