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作者 雷德雨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经管教研部 副主任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共同理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把共同富裕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之一,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实支撑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有坚实的发展基础作为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共同富裕,根本上是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财富,在高质量轨道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实支撑。
二、完善分配制度,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依托
共同富裕的“共同”,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分配制度”。在推进共同富裕中,要以缩小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居民收入差距为主要方向,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慈善等三次分配作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形成 “橄榄型”社会结构,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民生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人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共同富裕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特征的,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物质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丰实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供均衡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在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同时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征途中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