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文联打造“组排、村演、镇评、市比” 四级文艺联动,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以来,福泉市文联创新文艺服务新模式,打破“文艺三下乡”自上而下的传统演出模式,以“组排、村演、镇评、市比——文艺四级联动”为载体,让文艺从“上演下看”到“下演上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缓和农村基层组织矛盾,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在党的领导下、在基层干群共同的努力下生活发生的巨大而美好的变化,以此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和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情,发挥文艺宣传、引领的特有作用,营造基层稳、国富强的新时代大格局。
组排,排万家变化幸福生活
在年轻人大量外出读书、务工的现今,村寨人员构成主要是留守家庭与空巢老人,老人们有的打牌赌钱、有的求神拜佛、有的在门前空坐,精神生活空虚。但事实上,他们是家乡最坚定的“守望者”,掌握着最地道的乡土记忆、艺术、礼仪、历史故事。“四级文艺联动”中的“组排”正是以“村社”为空间,以各家变化、邻里和睦、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改水改电、医保福利、教育资助、自家低保养老等为题材,以各家各户留守老人为主体,以唱山歌、吹木叶、芦笙舞等老人们喜爱的传统文艺形式,让全市1099个自然村寨,组组响起歌舞声。在大家其乐融融的自主编排表演中,邻里间小摩擦、旧矛盾逐步化解,乡风文明建设逐步推进。
作为一个展示表达自我的平台,“组排”让留守家庭中的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盼、老有所爱,用有益的活动净化基层风气,从根本上杜绝封建迷信思想蔓延,切实提升空巢老人精神生活水平,也让老人充分发挥出作为家族“粘合剂”的影响力,让各家各户无论是留守的人也好,在外的“游子”也好,都发自内心地感觉共产党好、共产党的政策好、共产党的干部好,从而有效补位基层治理。
村演,演互看互学互比互促
乡村要振兴,文明乡风是灵魂。“四级文艺联动”中“村演”以惠民政策、组上风气、一规一训、环境变化、村寨新貌、卫生红黑榜等为主题,以组上推选出的文艺节目为载体,以同台表演为形式,让组与组之间互相晒成绩、看差距、找标杆,充分营造“互看互学互比互促”氛围。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作为基层党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工作怎么样、村委会实绩好不好,村上“两代表一委员”有没有发挥作用,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清楚。村子是全村人的家,共建共治共享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模式。此时“村演”化身全村“有一说一”平台,讲出群众心声、表达内心诉求,促推各组“两代表一委员”当好“连心桥”,办好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事,履职更高效;节目充当“调解人”,山歌唱政策、小品讲民约、三句半来说法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消除群众与村干部的误解和对立情绪,将村委与村民的矛盾化解于无形,防止矛盾从质变转为量变;演员变身“明白人”,点醒村支两委干部,进而转方式改作风,切实提升工作效率。2020年至今,福泉市441组56个村、社区近4000人参与“村演”排练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切实增强各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村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镇评,评一村一品人心凝聚
“镇评”搭建比拼平台,评思想、评作风、评能力。让各村以文艺演出为形式现场PK,以精选节目凸显自身产业发展亮点、村委工作优点、历史文化特点、展示村组脱贫攻坚成果、乡风文明成效、乡村振兴新貌,在全镇营造比学赶超、实干争先氛围。让各村在看中学、在学中比,把差距当成压力,把压力化成动力,以此倒逼村支两委充分结合本村实际谋出路找思路,将短板变成潜力板。
为助力一村一品的打造,今年以来,福泉市文联紧密围绕福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要求,针对各乡镇文艺需求,整合文艺工作者、各协(学)会会员,组建市级文化志愿团队常态化利用休息时间结对指导全市 8 个乡镇“七类特色村寨的培育”“八类乡村文艺人才的培训”50余场,让各乡、各村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文化院坝、文化长廊真正用活用好。“镇评”舞台上有针对性、选择性的节目,表达出群众愿望,传递着群众的关切点;演绎出村寨活力、工作的难点痛点,同时也拓宽了村与村之间,村与镇之间交流沟通、凝聚共识的渠道。“镇评”文艺演出成为镇村矛盾化解的“润滑剂”,成为增加镇村、村村共识的“添加剂”。乡村振兴需聚人心,“镇评”正是以各村同台表演为契机,发挥文艺教化群众、淳化民风、凝聚人心、凝聚共识的作用。让文艺从“软实力”变身为“硬支撑”。
市比,比民心所向心齐劲足
产业强不强、乡村美不美、人心齐不齐、群众富不富。“市比”搭建乡村振兴大擂台,福泉全市8个乡镇将自身特点、优点、卖点与各类文艺形式精心融合,各自打造成一台精彩文艺节目分时段演出。每场演出中,展示村美人和业兴民富、产业发展特色亮点、晒自身活力实力潜力的节目是“市比”擂台最大“看点”。
“市比”打擂,大家比精神,比面貌,比工作、比变化,比拼各乡镇以人为本盘活资源“创新局”,比拼各乡镇聚焦人民获得感满意度双提升、比拼各乡镇多举措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以文艺节目为载体向群众讲清楚惠从何来,恩向谁报,从而坚定人民群众时刻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信念,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促振兴的共识。
为助力一乡一特一出彩的打造,福泉市文联充分发挥“文艺轻骑兵”作用,组织队伍进村寨采风150余次,对乡村环境美化、移风易俗等个性化工程建言献策20余条,并为文化基础条件好的、氛围浓的凤山镇竹王城村、仙桥乡大花水村、陆坪镇香坪村进行“五个一”文艺示范村打造。
人民的需要就是文艺的根本价值所在,福泉市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四级文艺联动——组排村演镇评市比”为载体,多渠道多形式激发群众由内而外的正向集合力量,自“四级文艺联动”开展以来,观看群众已达10余万人次,各乡镇、各村组编排的文艺节目原汁原味,质朴而带有泥土温度,它们诉说着我们身边的故事,传递着我们熟悉的乡音,触动着我们的内心,滋养着我们的灵魂,传承着福泉本土特有的文化与文脉,对组、村、乡(镇)、市(县)、省乃至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物质的丰裕催生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福泉市文艺人将持续以文艺特有的方式,为打造有乡土味道、有文化气息、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