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子带来大收入,央视《朝闻天下》用6分钟报道贵州党建扶贫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贵州省计划在6月底前实现所有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困标准,未摘帽贫困县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条件。作为省内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紫云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创新发展党支部引路、党员带头、产业铺路的党建扶贫模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第一书记刘勇金直播带货现场:“我们这里是平寨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本地的农特产品冰脆李。”
眼下正是冰脆李成熟的季节,由于连日降雨,影响了李子的销售,看着树上熟透了的果子,急坏了平寨村的第一书记刘勇金,在果园里就开始直播带货。
贵州省紫云县火花镇平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勇金:“在四月份,五月份冰雹、大风还有降水过多,导致了我们销售减少,所以我们就想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来增加我们线上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增收。”
一边发起线上带货,刘勇金又忙着和党员们开会商量,怎么帮农户找销路。种植了一百多亩冰脆李的党员罗朝福,是村里合作社的种植大户,他赶紧联系了福建老客户。
贵州省紫云县火花镇平寨村党员罗朝福对着视频中的福建徐老板说:“我们第二批果子已经成熟了。我吃一个给你看一下。”福建的徐老板询问价格后,罗朝福说5块,并且这边交通很方便的,半个小时就可以到县城去了,发物流快递的话,3、4天就能到。
党员帮忙找销路,群众心里有了底。通过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等方式,平寨村陆续接到来自全国的1万多订单。
贵州省紫云县火花镇平寨村村民马兴勇说:“我今年自己的冰脆李卖2万多块钱,然后我每天来果园(负责)摘,12块钱一个小时,一天干10个小时也有120块钱。”这样的收入,放在几年前,是马兴勇这样的贫困户不敢想的。
平寨村所在的紫云县是贵州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地处石漠化地区,2015年前,村民们主要靠种玉米维持生活,几乎没有什么收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村党支部提出依托当地特有的低热河谷气候,发展冰脆李种植。可是,一开始,农户们并不相信,这种在房前屋后的小果子,还能有大收入。
贵州省紫云县火花镇平寨村村民马正福告诉记者,当初村民们认为种了冰脆李以后没有人要,干脆不种,直接种一小点包谷(玉米),有吃的就行。
为了说服大家,书记刘勇金和党员们前后20多次,主动上门做工作。同时,村党支部也号召党员们带头,先在自家地里搞种植。
贵州省紫云县火花镇平寨村党员罗朝福说:“(一开始)我在内三个党员,总共种下来就是20亩多一点,挂果之后,产生效益之后,好多农户看到,就发展起来了。”
党员不仅带头搞种植,还和农户结对子,从选种到销售,全程指导。
贵州省紫云县火花镇平寨村党员罗朝福说:“一个党员负责多少户,从第一年要施多少肥,第二年要怎么剪枝,怎么打这个农药我们都是全程跟踪,还有销售方面,也要负责到底。”
贵州省紫云县火花镇平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勇金告诉记者:“一亩是50棵(树)话,产量在20斤左右。一亩就是产值是一千斤,按我们现在的市场价,就是在四快到四块五,算下来毛收入的话都是在四千五左右。”
有了收益,大家的热情也高了,平寨村的冰脆李种植规模从2015年的20亩增长到了现在的2100亩,增长100多倍,冰脆李也成了平寨村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产业。从最初的10亩,到现在的30亩,马兴勇看着成熟的果子,心里乐开了花,他说,这一切离不开党组织的帮助。“政府发苗又给肥料补助,没有政府的支持,根本就搞不起。我这是30亩。今年预计再种10亩下去,等到挂果,我预计一年纯收入在10万。我家基本上就过小康了”,马兴勇说到。
平寨村党支部还组建了种植合作社,在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为农户提供帮助,162户贫困户全部加入,收益按照“721”方式分配,即:70%利润用于贫困户分红,20%用于村合作社,10%用于务工农户。
贵州省紫云县火花镇平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勇金说:“我们要整合资源,比如是资金还有土地等生产要素,能够有一定的竞争力,用合作社来带领老百姓,抱团发展,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
这几天,持续降雨,还没来得及采摘的一部分冰脆李烂在地里,书记刘勇金下了决心,要向水果深加工转化。
贵州省紫云县火花镇平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勇金说:“看到这些满地都是果子特别地心痛。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之内,要在我们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果脯厂,还有一个冷库厂,在果子出现销售不那么好的时候,能够让老百姓保住他们的收入。”
刘书记的希望正在变成现实。平寨村所在的火花镇,一个投资近千万元,年产果酒500吨的果酒厂已经投入生产,500多农户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火花镇通过发展种植葡萄、冰脆李、柑橘、猕猴桃等精品水果近5万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000多户,8000多人,每户平均增收5000元。
“我们在厂里面的话,一个月可以挣到两千多,三千块钱,比外面(打工)好,我们晚上可以回去陪一下孩子”,贵州省紫云县火花镇果酒厂工人杨金粉告诉记者。
组织如何发力,贵州不断在实践层面破解这一难题,实行了12位省领导领衔12个特色产业的高位推动举措,全省范围内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
贵州省紫云县火花镇平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勇金说:“作为90后的驻村书记,有责任带领我们村民们把日子越过越好,脱贫攻坚工作还未完成,肩上的担子决不能放下,尽全力奋战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线。”
记者:紫云台 陈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