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空间·好书纪|《故宫建筑细探》

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之声 | 2023-01-12 16:05

从根号二的数字密码到精密设计的排水系统,从倦勤斋的通景画到太和殿的镇殿符,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建专家周乾,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详实的文献资料,真实再现建造过程,细致拆解古建结构与布局,探究建筑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辅以235张高清彩图,全面呈现故宫建筑之精妙与华美。

参观故宫的人,常常惊叹于其辉煌的外观、严谨的形制、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精湛的技艺,然而对于多数人而言,故宫古建筑背后还有很多秘密,这些秘密或反映了古建筑本身丰富而又沧桑的历史,或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或为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对故宫古建筑进行多角度、科学而又详实的解读,对于传承中国古代工匠的建筑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故宫建筑细探》有如下亮点:

亮点一,细探故宫鲜为人知的秘密。

故宫古建筑的背后,有着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如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矗立在三层台基之上,凸显高大和威严,然而与明朝初建时相比,今天的三大殿体量要“小”一半,为什么?本书基于详细的史料,回顾了三大殿初建以来历经的五次火灾,诠释了其重建、更名、缩小体量的真实原因;又如故宫古建筑里蕴含的数字“密码”,其造型、纹饰,乃至截面形状均与根号二密切相关,为什么?再如紫禁城古建筑群木构件表面贴上了真材实料的黄金,怎么做?本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诠释。

亮点二,细探被公众误解的传言。

热爱故宫的公众,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认识故宫古建筑,而其中不乏有误解的成分。比如有媒体或文献认为,故宫古建筑之所以“冬暖”,是因为建筑的墙壁都是空心砌成的“夹墙”,俗称“火墙”,可以传递热力。实际上从工程实践来看,目前尚未发现故宫的古建墙体存在“夹墙”,冬季取暖主要以火地为主,本书对其原理进行了翔实的解读;再如关于“故宫屋顶铁链可以防雷”的说法,本书解读了铁链的真实用途。

亮点三,细探关于故宫的故事。

与故宫古建筑有关的故事非常多,如“偷梁换柱”原意含有贬义,但在故宫古建筑领域,则是指用于加固残损木柱的科学方法;再如故宫红墙有着诸多的传说,有参观故宫的游客认为,他们在闪电时看到了红墙上的“古代宫女”影像,本书基于科学手段,分析认为这种现象是有可能发生的,其主要原因与红墙的材料、雷电天气、闪电与磁场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png

目前市面上关于故宫古建筑的书籍很多,但还很少有专门针对其“秘密”进行解读的著作,本书不仅发现了诸多故宫古建筑秘密,而且运用了史料检索、现场调查、科学论证等多种手段,客观而又详实地揭示了这些秘密的历史、文化与科学内涵。

本书是作者多年工作实践和研究成果的结晶,在知识层面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还涵盖了中国古代力学、化学、材料、哲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文字深入浅出,图片丰富,是不可多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文本参考:新书季 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