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贵州 | 红枫湖:护水富民两不误
红枫湖作为贵阳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水质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护水富民两不误”的目标。
顾尚祝是红枫湖镇骆家桥村的村民,他每天在穿纲河畔捡拾垃圾,见证了红枫湖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随着市民和游客环保意识的增强,他的“收获”越来越少,这反映了环境治理的成效。
红枫湖曾因工业排污、网箱养鱼和旅游发展不当等原因,水质一度降至劣Ⅴ类。为了保护水环境,贵阳市采取了沿湖村寨生活污水治理、退湖进园、退湖进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五大工程”和拆除违章建筑、养殖场、依法整治农家乐等“四大举措”。
通过这些措施,红枫湖流域的养殖场、网箱养鱼和投饵养殖被全面禁止,农家乐和民宿也得到了规范管理。系统治理后,红枫湖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取水口水质更是稳定在Ⅱ类及以上。
水质的改善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贵阳市菜篮子集团与骆家桥村合作,规划了3206亩蔬菜种植基地,利用红枫湖的水资源,发挥了土地优势,显著提高了村民的收入。骆家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95万元,较2019年翻番。
红枫湖镇右二村也享受到了水质改善带来的红利。该村围绕“保湖和富民”主题,实施了整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打造了蒙德里安小镇,吸引了游客前往打卡。蒙安夕舍咖啡厅等旅游设施的建立,不仅美化了乡村,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红枫湖的成功治理和合理利用,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红枫湖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