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炸了!首届最美图书馆入围单位展示【38】|黔南州图书馆

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事业部 | 2023-03-07 11:38

黔南州图书馆

黔南州图书馆

黔南州图书馆始建于1957年9月,现馆址位于都匀市工人路2号,1986年8月8日,正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30周年,黔南州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主楼四层,有阅览室16间,可置阅览座位300个,建筑面积6000平米。藏书25万册,年订报刊300余种,受赠期刊近200种。目前,州图书馆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正高2人,副高3人),中级职称6人。设有行政办公室和采编部、外借部、期刊部、文献部、咨询参考部(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技术部、少儿阅览室等7个业务管理部门,业务已经全部使用计算机管理。10个对外服务窗口,全年开放。黔南州图书馆新馆目前正在建设中,地点位于都匀市杉木湖中央公园,面积1.43913万平方米。

黔南州图书馆主要面向公众开展借阅参考咨询、全民阅读推广等免费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

黔南州图书馆

搭建智慧阅读平台

黔南州图书馆在州文旅局的领导下,作为州级中心馆牵头实施“全州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制”工作,统筹推进全州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及资源共享共建工作。截止2022年,全州已建成1个中心馆(州图书馆),12个县(市)总馆,95个分馆,377个村(街道)服务点,18个有声图书室,形成了以州为中心、12个县(市)为主导,依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活动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四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网络,各级公共阅读资源实现整合共享,把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城乡基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黔南州图书馆

推动黔南州城市书房建设工作。为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目前黔南州图书馆先后建立都匀市南沙洲、西苑社区以及工人路主题城市书房,以点画面,与州图书馆构筑形成市区三角方阵城市阅读中心,构建形成15分钟“阅读圈”。由州图书馆牵头,独山、平塘、龙里、荔波、罗甸县相继建立智慧型城市书房, 2023年正式对外开放。

黔南州图书馆

共享数字电子资源。黔南州图书馆搭建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博看期刊数据库”“黔南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等特色电子阅读资源,自建网站、微信公众号、配备朗读亭,配备听书机、VR眼镜等阅读设备,拓展了服务途径,丰富资源内容。

黔南州图书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

依托馆内文化文献,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在传统文化节日期间开展特色阅读活动,如:元旦春节主题展、写春联送春联、元宵猜灯谜、端午中秋知识讲座等,凸显节日文化底蕴,培养群众文化自信。州图书馆民族文献部负责发掘、研究及推广民族文献工作,现收藏有本省及全州新旧方志和水族、布依族等民族历史、经济、民俗图书资料4000余种。其中馆藏水书3册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22年,黔南州图书馆作为联合申报单位之一,参与水书文献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成功。

黔南州图书馆

推广全民阅读,创新服务宣传

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黔南州图书馆围绕“奋进新征程,阅读再出发”主题开展书香黔南系列全民阅读活动。举办4.23世界读书日读者座谈会、“读书小状元”“优秀读者、阅读推广达人”颁奖等主题活动,其中黔南州图书馆推出世界读书日宣传视频:“书籍,春风,还有你——给读者的一封邀请信”, 入选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国家图书馆全国读书日宣传视频。黔南州图书馆积极开展服务宣传周阅读推广活动,为广大群众发放宣传册,赠阅期刊杂志,进一步宣传推广图书馆服务功能及阅读活动,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黔南州图书馆

推进文化惠民,助力乡村振兴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选派我馆优秀年轻干部替换原驻村第一书记,积极通过新媒体+,助力帮扶村农产品宣传推广、乡村治理和文化建设。每年春节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基层”送书下乡活动,联合各县(市)公共图书馆,深入城镇乡村,为群众赠送期刊杂志、宣传党史教育,普及《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带动群众学史学法热情。2020年,我馆获黔南州“州直机关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

黔南州图书馆

凝聚社会力量,共建“书香黔南”

凝聚州及县(市)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等会员单位力量,成立黔南州图书馆学会。每年定期开展图书馆馆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组织会员单位参与《贵图学苑》论文征集、国图培训等业务研究,与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合作建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图书馆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构建学习型图书馆建设工作。

黔南州图书馆

黔南州图书馆积极开展文化志愿者培训工作,招募引入文化志愿者,汲取社会各界人才,通力合作,共同开展图书馆文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