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续诗情!孔学堂溪山踏歌行秋季传统音乐雅集踏歌而来
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10月18日晚,贵阳孔学堂阳明大讲堂传来阵阵弦歌与吟诵之音,众多资深音乐人、播音艺术家以诗歌之名,为市民带来孔学堂2020年第一场充满诗意的“溪山踏歌行”演出,让观众在古朴而典雅的琴声中体验古典诗歌吟唱的深远雅韵。
孔学堂吟诵班小朋友们的吟诵表演《秋夕》拉开演出的序幕
诗词弦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本期孔学堂“溪山踏歌行”演出以弦歌吟诵结合现在流行音乐的独特方式,向大众展示出古代经典诗词的非凡魅力。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当晚,孔学堂吟诵班的小朋友们身着汉服、随歌起舞,用惟妙惟肖的诗词吟诵表演《秋夕》拉开了演出序幕。
贵州省古琴学会会长吴若杰带来弦歌《渔翁调》
贵州省朗诵文学研究会会长戴青朗诵《钗头凤》
随后,贵州省古琴学会会长吴若杰带来的弦歌《渔翁调》、古典吉他独奏《春江花月夜》、古典吉他重奏《东方》、古琴独奏《忆故人》等悠悠琴音绕梁不绝,为观众再现了传承千年的古琴艺术魅力。
资深播音员陈英华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除了古琴弦歌,资深播音艺术家陈英华、戴青、程征,以及中华古诗文吟诵传承人石行等带来的《钗凤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浪淘沙》、贵州传统私塾吟诵调等古诗词吟诵也在现场娓娓道来,带领听众走进唐诗宋词的深邃意境,体味独具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贵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程征弦歌演唱《浪淘沙》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著名歌手陈燕、陈方涛当晚还为观众带来《人约黄昏后》《清夜悠悠》《采薇》《万叶千声》《但愿人长久》等耳熟能详歌曲的倾情演唱,一度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吴若杰、陈英江带来古典吉他重奏《东方》
贵州省音协理事陈燕带来歌曲演唱《但愿人长久》
陈方涛、吴若杰、龙鑫带来诗词吟唱《采薇》
“吟诵讲究‘依字行腔,依义行调’,通过旋律、节奏、文气、腔音来表达诗文的含意。”贵州省播雅书院院长、中华吟诵学会理事石行为观众介绍诗词吟诵时表示,贵州传统私塾保留下来的吟诵曲调记录着贵州古典诗歌吟唱的韵律发展,“一字一句、一升一降,看似枯燥,其中却暗藏精妙的艺术享受。”
贵州省播雅书院院长石行带来《中华古诗文吟诵锦集》
“优雅、应景、愉悦,意犹未尽。”弦歌泠泠、意味悠远,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表示,一场雅集让大家聆听了吟诵、诗词歌赋、古琴、古典吉他等充满传统与现代艺术韵味的诗词吟唱,希望以后能在贵阳孔学堂参与到更多更精彩的音乐雅集。
据悉,孔学堂“溪山踏歌行”系列演出是孔学堂于2016年开创的传统文化品牌,致力于传统音乐和经典舞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市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成功举办“溪山踏歌行·弦音赋怀——民族音乐会”、“溪山踏歌行·昆山玉粹”孔学堂跨年跨界音乐会、“溪山踏歌行·乐坛神笔——赵季平作品音乐会”等20余场演出,累计听众近3万人。接下来,孔学堂还将于10月31日继续举办溪山踏歌行系列公益演出之 “秋来风日清 琴语纳微凉”——孔学堂秋季传统音乐雅集活动第二场“尺八归来琴箫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