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老兵的抗战记忆丨“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我毫不犹豫跳下了河”

2025-09-06 09:00

周瑞锋,1923年4月29日出生,河北束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贵阳市科技局等部门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随部队参加林南战役。本文是他的口述。

1938年夏天,我的家乡已被日本人占领,中国半壁河山沦陷。我决心离家当兵,在后魏家庄村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当时我刚满15岁。入伍后,编入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在八路军129师机要训练队学习毕业后,我被分到了八路军总司令部机要室(抗战胜利后改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机要室)工作。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参军培训时首长的指示:要严守秘密,守口如瓶,埋头苦干,甘当无名英雄。

1943年,我所在部队参加了太行区夏季“反扫荡”,这次粉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腹地扫荡的战役整整打了一个多月,我们突破了日军的包围,成功地解救了老百姓,最后还俘虏了日伪军二千多人。

抗日战争时期我曾随部队参加过林南战役,出兵攻打河南林县日军。我被临时抽调去护送担架队将伤员转移到战地医院,终于将任务完成了,谁知在返回途中,遇到了日军的袭击。当时只听到枪炮声,还有日本鬼子叽里咕噜的嚎叫声,我急忙起身就跑,心里面只有一个信念:“坚决不当俘虏!”途中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我毫不犹豫跳下了河,无意中抱到水中一块木头才得以获救。

后记:

新中国成立后,周瑞锋先后在贵阳制药厂、贵州胶鞋厂、贵阳市科技局(后改为贵阳市科委)等部门工作。1983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