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教育系统“小手拉大手” 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工作
自普定县宜居乡村创建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启动以来,普定教育系统积极响应、立即行动。各学校通过宣传活动、大扫除、主题班会、卫生评比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文明卫生我先行”的意识深植学生心灵,通过学生的“小手”影响家长的“大手”,营造人人爱清洁、人人爱劳动的良好氛围,从而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普定建设。
幼儿园老师正在为小班的小朋友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吴倩 摄
走进普定县第六幼儿园,老师正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为学生们讲授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学校操场上,老师们耐心引导、细致讲解,和学生们共同清理校内垃圾,整洁校园环境。
在普定县第六幼儿园的走廊和活动室内,随处可见用泡沫和塑料瓶等废弃物做成的手工制品。这些都是学校为帮助学生们在活动中主动、愉快、潜移默化地接受并养成爱护环境卫生、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学会废物利用的良好习惯,让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手工制品。希望学生们能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培养从小热爱劳动,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园老师带领小朋友捡拾垃圾,培养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吴倩 摄
近期来,普定县各学校紧扣宜居乡村要求,突出城乡文明风尚引领,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和移风易俗要求,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积极在学校营造文明卫生的良好氛围,提高师生爱护环境卫生的文明意识。
老师给学生上垃圾分类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吴倩 摄
来到普定县第六小学,学生们正手拿清扫工具,认真清理沿街道路垃圾。据了解,这是学校每月都会组织学生参加的活动,旨在聚焦学校环境卫生解决好、老师文明卫生习惯要求好、学生文明习惯教育好、师生文明卫生习惯引领好等环节,“小手拉大手”带动身边家人、亲属、朋友广泛参与宜居乡村创建,突出共建共享。
普定县六小组织学生开展环境卫生打扫。吴倩 摄
此外,学校还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流动摊点的整治,积极营造教育发展的优良环境。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以班级为单位,制定班规班纪,同时定期召开卫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评选优秀班集体,立足教育引导,强化细节监督落实。争取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