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你们介绍一个大男孩,他竟是水陆空“三栖”书记!

贵州卫视 | 2021-01-30 14:36

那年,水井村来了位航空人

“书记城里来,满身帮扶经。走村又串户,带来新门路。干得好不好,老少都知晓。要问亲不亲,胜似一家人……”

这是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群众自编自唱的布依山歌,,饱含了当地群众对驻村第一书记王泽勇的感激之情。

被乡亲们交口赞誉的书记,正是水井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泽勇。

从造飞机的车间一线来到脱贫产业的田间地头,王泽勇在水井村一待就是四年。

王泽勇小时候家里生活非常困难,贫困带来的无奈和绝望让王泽勇在高二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

可是,生活的苦难没有让王泽勇退缩,他越挫越勇,打工积攒了一些钱后,王泽勇重新参加了高考。

那时候,王泽勇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他要等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更多人,给处在黑暗中的人搭把手。他深知,也许就是一个很小的帮忙,就会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

而在王泽勇毅然踏实扶贫之路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影响。

▼一起来听背后的故事▼

他与村民“杀”出一条脱贫路

王泽勇下定决心把“脱贫事业”当成“自己家业”一样干,大有不做到底不罢休之魄力。可是,来到水井村的第一天,王泽勇就犯了难。

“布依寒门径生苔,屋漏墙塌尘土埋。穷苦不思卫生事,疾病致贫还复来!”

此时的水井村有10个村民组1070户4192人,贫困人口达到200多户600多人。

面对这个贫困人口众多、环境卫生脏乱的的山村,王泽勇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下定决心,要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用热情换来百姓真心,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

他用两周的时间,就走遍了12个村民组1500余人,手里的民情日记本也记满了走访情况和待解难题。

“走村串户须夜间,农家白天忙耕田。路远巷深柴门进,回来汗水透衣衫。”

从临危受命决定担任第一书记起,王泽勇便坚定了扶贫的信念,全心全意地开始投入工作。

可是,扶贫工作靠的绝不仅仅是一腔热情,发展才是解决的根本。但是,水井村到底能发展什么产业,这让王泽勇一个完全不懂的工科男犯了愁。

水井村背靠朵贝山,磨香河穿村而过,窄口水库坐落于此,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沛、水源充足,这样一个地方怎么会是贫困村呢?到底王泽勇会带领村民“杀”出一条怎样的致富路?他为什么又被老百姓称为水陆空“三栖”书记?

▼一起来听他的扶贫方法▼

如今,王泽勇这颗水井村致富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水井村的各项产业齐头并进,全村推动“茶果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养殖循环、乡村旅游”,水井村逐渐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同步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宽,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王泽勇这个名副其实的航空“采莲人”,也成了村民们心目中的致富新“藕”像。

2018年3月驻村两年期满,王泽勇本可以回去,乡亲们摁下一个个鲜红手印挽留他,那分明是乡亲们一颗颗炽热的心。

现在,村民们把王泽勇亲切的称为水陆空“三栖”书记。可是,王泽勇的扶贫之路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今晚(1月30日)21:30

贵州卫视《一路有你》

水井村的“三栖书记”

邀您共同收看

推荐好山货

水井村的山中好货,请扫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