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红色贵阳 | 梁金堂:我曾参加过1953年国庆大阅兵
讲述人:梁金堂,88岁,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23兵团107师319团,原贵阳市白云区计经委调研员。
虽然经历了战争,但我一生平安,没经历磨难。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感谢党和人民!
1932年,我出生在江苏省泗阳县仓吉乡,现在叫仓吉镇,毗邻洪泽湖。那时贫穷和温饱问题一直伴随着老百姓。10岁定娃娃亲,由于家里没钱,为证明我家是“大户”人家,父亲将粮仓底部用玉米棒架空,顶部象征性地铺满玉米。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在徐州爆发,12岁的我跟着县里的支前队,专门往前线送粮食。运输工具是毛驴和木制独轮小推车,每头驴背上驮着两口袋小麦或麦面,大约有200斤,队伍长途跋涉,夜以继日地前行。
送公粮的地方靠近安徽,来回要走200多公里。姑姑为我准备几斤大饼,路上饿了就啃两口,晚上随便找个地方靠一下,有时遇到下雨,运气好能在老百姓家借住。一路上危机四伏,敌人飞机从南京飞到徐州,随时都有被轰炸的危险。
淮海战役 图片来源于中国军网
一次遇到飞机轰炸,表姐为避免受伤,一边哭喊,一边把老百姓家的大锅顶在头上,我也跟着躲。经过重重困难,千里迢迢将粮食送至前线,交完公粮那一刻才松一口气。由于想家,大家马不停蹄地往回赶,骑着毛驴也在打瞌睡。
我工作中踏实肯干,1949年5月5日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顺利入伍。那时我认为,共产党是为穷人打天下,跟着毛主席、朱总司令走肯定没错,至少不会挨饿。
1952年11月,我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107师320团一营一连三排,参加抗美援朝,到朝鲜修飞机场。工作时,敌人飞机经常在上空盘旋,遇到突袭则跑进防空洞暂时躲避。
1953年,我参加了国庆大阅兵,是步兵师第九方块红旗排的排长。每天早上,每人发两个小西红柿,加上一丁点白糖,吃完早餐便开始训练,总共训练三个多月。
1953年国庆大阅兵盛况 图片来源于中国军网
有一次放假,大家相约逛青龙桥。一队员看到路上有人卖香蕉,没见过觉得好奇,买来尝鲜。只见他把没剥皮的香蕉一口咬下去,“哎哟,不好吃”,一边说一边皱着眉头,立即把香蕉吐出来。
1955年,我被调到319团9连任副连长。刚解放时,过年吃饺子都是一种奢侈,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们这一代做梦都没有想到的。生活中我也常常教育子女,不能忘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实习记者:罗婷婷
资料来源于贵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