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罗甸|陈家线:扮演好四种角色

新华社 | 2020-11-25 15:53

我叫陈家线,1993年出生,是黔南自治州罗甸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现为罗甸县逢亭镇翁牛村驻村第一书记、网格员。

2016年3月,精准扶贫工作已进行了2年之久,当时我还是一名在上海政法学院学习的大四学生。我在准备毕业论文时,我将视角放在了我最熟悉的家乡——罗甸县。经过近两个月的回乡调研,一篇体现我国西部地区勇于探索、摆脱贫困的扶贫经验的毕业论文——《浅析西部贫困山区精准扶贫实践模式及经验》成为我大学生涯最完美的谢幕。

陈家线(中)到农户家中入户走访了解情况

2019年7月,罗甸县吹响了“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脱贫攻坚号角。或许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亦或是出生农村亦回归农村、服务农村的初心使然,当时还在罗甸县人民法院民商行政审判庭担任法官助理的我,离开了还在蹒跚学步的儿子,奔赴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深度贫困村——逢亭镇翁牛村,掀开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新篇章。

驻村以来,我不忘入党初心,牢记工作使命,坚守第一书记工作职责,紧紧围绕“一宣六帮”主要任务,很快就适应了驻村工作。通过与驻村工作队员的共同努力,翁牛村在精准扶贫方面,“五个一批”灵活运用,“六个精准”严格把关,顺利实现村出列、贫困户清零的目标;

基层党建方面,“3451”工作机制按期落实,基层党建更加规范,民主管理、服务担当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经常有人问我,在扶贫过程中有什么工作经验和技巧。回头来看,我从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的稚嫩学生转变为群众欢迎的驻村干部,只是源于坚持为民初心、做好服务工作,努力扮演好“四种角色”。

陈家线(左)给村民讲解政策

强化政策学习,当好各项政策的“宣传员”。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深知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性,第一要务就是要通过开展“志智”双扶工作,从而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对此,我主动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在最短时间熟悉脱贫攻坚各项惠民政策。驻村期间,我通过各种院坝会、群众会、家庭会和支部政治生活会等,潜移默化地将教育扶持、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等政策传达到家家户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完善管理制度,当好基层治理的“指导员”。为把村内各项工作规范起来,一方面,强化党建的引领作用,指导村党支部按要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加强村级党建工作、规范党员管理和缴纳党费制度,切实打造一支能够在新时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先进党员队伍。目前翁牛村党支部已有46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结构得到优化,组织加入了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强化村民的自治作用。严格推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设置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定期更新公开栏信息;公布为民服务清单16条和便民办事流程,建立为民服务清册,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落实;召开村民大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党建引领、善良风俗、早婚早育、扫黑除恶、森林防火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范畴。由此,村民参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得到加强,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

陈家线(左)参与卫生大清理

解决百姓需求,当好基层群众的“服务员”。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想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赖,行之有效的良方就是深入群众、面对群众,切实忧民生之忧、谋民生之盼、做民之所望。为此,我在驻村期间,常常一头扎进村组里,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对全村7个小组13个自然寨390户1620多人实现了遍访全覆盖,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在翁牛村境内,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亲切和我打招呼,仿佛就是翁牛村的一个常住村民,这也是我最引以为豪的地方。在刚开始负责翁牛一组的网格时,通过走访发现涉及17户60余人的两个自然寨饮水有短板,我狠下决心,与管水员深入田间地头和深山老林中进行排查管网。最后只用了不到三天,就让提灌站的水接到了群众家中。2020年,得知村里有个农户家2岁多的小孩确诊患有白血病,我一边帮忙转发众筹信息,发动员身边同事亲戚帮忙捐款,同时积极对接帮扶单位申请救助资金和申报临时救助,帮助患者家属解决了万余元医疗费用。

正是这种真诚的服务和热情的态度,不断拉近了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也渐渐树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陈家线(右)拿搬迁协议给农户签字

落实脱贫政策,当好脱贫攻坚的“战斗员”。作为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员,我严格落实各项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在基础信息摸排工作上,完成了翁牛一组74户299人的全员人口排查任务,收集完善贫困户家庭情况、生活条件、致贫原因、收入状况基础数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更好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易地搬迁工作上,我动员符合易地搬迁政策的2户10人搬到县城安置点,过上了城镇生活。就业扶贫工作上,我为外出务工的13户贫困户每户申报了1000元就业补贴,疫情期间成功为10余名群众推介了就业岗位。产业发展工作上,我辅助工作队长做好各项发展项目的谋划,落实了2019年的土鸡、鸭、黄牛、蜜蜂养殖和蔬菜等种植项目和2020年的生猪养殖和秋冬种植项目,惠及全村家中有劳动力的群众。

此外,我还积极协调落实串户路硬化项目,“三改”项目、老旧房整治、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户一档,引导督促保洁员、森林防火员履职尽责等其他工作,顺利完成了从工作员到“战斗员”的蜕变。

农户签订入股协议

在驻村工作一年多时间里,因工作成效明显和群众认可,在2020年脱贫攻坚表彰活动中荣获“黔南州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表彰。

千锤百炼才能造就英才,珍惜韶华方能不负青春。当前脱贫攻坚战役收官在即,乡村振兴蓝图正在擘画。我会继续稳扎稳打往前走,将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持续奉献在组织需要的岗位,让青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