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贵州省陈敏名校长工作室聚焦协同发展,争做贵州好教师城乡青年教师协同成长研修工作启动暨培训会

科教健康频道《贵州教育》栏目 | 2021-04-27 14:36

为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名校长工作室搭台,组建城乡青年教师结伴协同成长研修组,形成共建共享共学共成长的共同体。2021年4月26日上午,贵州省陈敏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学员、城乡协同成长研修团队教师、乌当区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中心教研员80余人齐聚乌当区教培中心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城乡青年教师协同成长研修共同体启动及专题培训会。贵州师范学院郑玉莲博士、乌当区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中心马仲玲主任、龙尼娜副主任应邀出席活动。活动由贵州省陈敏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乌当区新天二小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敏同志主持。

首先,贵州省陈敏名校长工作室的陈敏校长介绍了城乡青年教师协同成长研修的背景、意义和未来愿景。乡村教师自身专业化程度不高往往成为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瓶颈,本次活动将城乡共同体行动的起点放在城乡青年教师教学研修上,通过教育共同体,达成城乡教师教育共同进步,从而改变“行走方式”,打开视界、提升理念、增强能力,获得职业成功与幸福。乌当区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中心龙尼娜副主任宣读了贵州省小学陈敏名校长工作室城乡青年教师协同成长研修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和综合组四个团队的组长及成员名单,并由三位领导专家为41名城乡青年教师协同成长结伴研修学习共同体成员颁发了证书。贵州省陈敏名校长工作室还聘请了郑玉莲博士、马仲玲主任和龙尼娜副主任作为城乡青年教师结伴发展研修共同体导师并颁发了聘书。马仲玲主任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阐述了学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铭记人民在心中,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贵州实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撕去了千百年贫困的标签,接着要实现乡村教育的振兴,每一位贵州教育人要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放在心里扛在肩上,学百年历史目的就是让我们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学党史就是让我们肩上的责任扛得更实、脚步迈的更稳。学习共同体的创立恰逢其时。并肯定了名校长工作室团队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所做的积极努力。马主任还引用“霹雳手段最是菩萨心肠”,强调了狠抓小学教育教学常规视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每一项工作必须以霹雳手段推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成就和孩子未来的人生负责,这才是菩萨心肠。希望每个教育人为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

接着全体学习共同体教师在贵州省陈敏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区级语文名师杨真海老师的带领下作了庄严的结伴研修学习共同体宣誓。

最后,郑玉莲博士向大家阐述了本次城乡青年教师协同成长研修中的关键词——“共同体”的重大深远的意义,针对教育工作而言,通过学校管理者、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教师的研究, 提高教师教育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和困难,熟练应用已有的知识,服务于教育教学,又在教学和管理中提高自已,不断地更新自已,逐渐地构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融和教研、培训、科研于一体的教师学习继续教育,每一位城乡青年教师承担研修组织、合作、交流、协作等研修角色。强调共同信念和愿景, 强调分享各自的信息与见解,相互协作、承担责任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动。最后, 郑博士向在场全体教师进行了一场寓教于乐、动手动脑、活泼生动的专题培训——《教师参与式教学微技能体验》。郑博士以游戏活动为导向,以动手体验为抓手,从教学设计微技能、课堂教学与管理微技能和教学评价微技能三个方面,“超级名片”和“漂流瓶”两个活动,让与会教师了解到了微技能就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掌握好了此项技能不仅解放了孩子的思维, 也更能促进教育教学提升。教育教学微技能的价值在于“小”,微技能的意义在于“准”, 微技能的应用在于“活”!教师可以通过研究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微技能,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和专业内涵。

此次研修活动时间短暂,节奏很快,却让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除了强化教学微技能,更是加深了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热爱,更新了教学理念,这些都是意想不到的收获。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非常接地气、有实效的学习培训,让每一位教师深深的理解了学生、理解了教育,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专家的引领下,贵州省陈敏名校长工作室一定能带领成员、学员聚力城乡青年教师协同成长,为振兴乡村教育积极探索新途径。更坚信每位成员都能为团队积极贡献智慧,共建共享共生共荣同成长,真正享受到职业尊严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