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贵州丨12月1日,暗香浮动,黔韵逶迤——用听觉来领略耿翊画笔之下的美人盛景
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后经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 对绘画材料等加以改良后发扬光大。后人因扬·凡·艾克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誉其为“油画之父”。近代油画多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
油画逐渐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存世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随着时间的发展油画逐渐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丽莎》。19世纪后期,由于科技发展,许多新材料应用于油画领域,如丙烯颜料,油漆等。
油画在康熙年间传入中国后,丰富了中国的绘画风格,产生了的中西方艺术的碰撞,同时也使得一代代画家前赴后继地研究,创造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
12月1日14:00,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耿翊做客《原创贵州》。暗香浮动,黔韵逶迤——用听觉来领略耿翊画笔之下的美人盛景。
耿翊,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大学学术骨干,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分委员会委员,贵州油画学会副会长,贵州画院特聘学术委员。作品《杨子荣》获“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作品《银色回忆》获“贵州省美展”优秀奖、作品《静物》获“第二届中俄艺术展”优秀奖、作品《千面·花》获贵州省首届美术专业大赛金奖、作品《千面·蝶恋花》入选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作品《山骨》获“美丽中国梦·多彩贵州风”庆祝建国65周年 贵州省美术大展金奖、作品《黔山》入选“多彩贵州”中国美术作品展、作品《朵妮》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耿翊朴素谦和、内敛细腻,更有敏锐与幽默,对黔城山水情有独钟。其风景写生大多以植物和黔乡小景为题材,通过精细的笔触符号化象征,构造有意味的故事情境,传达对自然与人性的认知,在平淡中悄然蕴藏着诗性与反思。近几年来持续以风景绘画的方式介入与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注。他的作品中始终保持着优秀艺术家所具备的艺术敏感与创作常新的特质,在油画本体语言研学和东方写意精神实践中成形自己的独特面貌。纯化质朴、气息隽永,于淳朴中透露着理性的与精微与神妙,不动声色地自然传达个人情趣与文化隐喻的无限可能。
12月1日14:00,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耿翊做客《原创贵州》。暗香浮动,黔韵逶迤——用听觉来领略耿翊画笔之下的美人盛景。
请锁频FM91.6贵州音乐广播,下载“动静APP”在线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