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住宅的楼梯设计原来这么细节!

动静房产 | 2024-08-13 09:55

近日一个针对老年人的居民楼楼梯设计引起了小编的注意,楼梯的扶手被设计成锯齿状,据说是为了方便老人抓握;而且提重物的时候,还能临时放一下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适老化”设计让设计师们操了不少心。很多人认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最好的措施应该是加装电梯,但因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难点,所以很多设计师开始在楼梯上下功夫。

今天小编从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和楼梯相关的“改善措施”,有些你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看到了,有些还停留在宣传资料里,但都是对于“老人无障碍出行”的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增设扶手

生活中,我们很多老建筑的楼梯,在靠墙一侧是没有设置扶手的。这种做法在之前的设计规范中也是允许的,但现在有些不太适应老龄化社会了。所以很多老旧小区,公共场所都开始在靠墙的一侧增设扶手了。

另外还有一种是升级版。在原有靠墙扶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滑动的横杆,这样可以帮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抓握,受力也比较合理。

步进式爬楼机

步进式载人爬楼机是模拟人类的上下楼的动作,在运动的时候是依次一只脚抬高,然后向前水平移动,平稳着地后再换另一只脚,如此重复动作完成整个爬楼梯的过程。但是这个工具需要额外的工作人员来操作,老人自己是没法独立使用的。

轨道式载人爬楼机

又称座椅式爬楼机,是在楼梯上加装轨道,人坐在座椅上,或者站立在板上通过轨道滑行上下楼。

这种爬楼机是靠电机驱动的,和我们在商场看到的自动扶梯有点像。大部分老人能够自己操作上下楼,不需要他人辅助。但是这种爬楼机也有一些局限性。

第一,占用公共空间。

大多数的老旧小区都需要通过改造,才能安装这种产品。而楼梯间本来空间就有限,即使不考虑疏散通道变小的因素,还涉及到要与整个楼道的居民沟通、获取同意的问题。

第二,成本高。

轨道式爬楼机通常为定制产品,造价不便宜,安装后也不可能再转移,后续维护费用也较高。对于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说,成本着实比较高。

第三,安全隐患。

这个产品主打的是“老人能独立使用”,但还是需要一些简单的操作才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老人摔倒了或者受伤了,这个问题就大了。

另外这种产品占用的楼梯疏散宽度,比靠墙扶手可大太多了。万一有人因此磕碰受伤,也是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人无障碍出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上文中提到的这些工具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却大大提升了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每一种工具都是针对自己的细分客群研发的,为了方便“老年人上下楼”,设计师们可真是操碎了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