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哪有不会吼孩子的妈妈!可是吼完孩子要怎么做你未必知道

2020-04-13 15:19

普天之下妈妈们都希望自己是好妈妈,温柔不发怒,但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妈妈并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保持着温柔可亲的模样,一声吼还是时有发生的事情。

场景一:

  某天早晨孩子不到六点就起来,见我熟睡,于是就淘气的迈开双腿,一屁股坐在我腰上。腰部传来剧烈的疼痛,瞬间唤醒了我。

  换作以前我会翻身抱住他,然后挠痒痒,逗得他哈哈大笑。但是那天实在是太累了,而且一下压到痛的那根神经,于是忍不住厉声对他吼了一声:“XXX(他的名字)”

  瞬间他也被我震慑到了,小身躯惊颤了一下,然后怯生生地退回到床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场景二:

  有些吼,是因为情不自禁,但是有些吼,却是势在必行!

  孩子2岁的时候,超级爱模仿大人帮手机充电的行为,教育多次都无果。有天在他又尝试把充电器插入到插座,眼看他的手指快要触碰到插头的时候,我立马朝他大吼了一句:“不许动!”,然后火速夺走他手上的充电器,并把他从放插座位置上抱离。

  生活中,像这样危及安全的事情,是非常多的。危机关头,妈妈们一声大吼,可以在瞬间震慑住孩子,打断了孩子的下一步行动,从而将危险止于未发生时。

  “吼”作为一强烈而有冲击感的表达方式,能给孩子留下较大的震撼感,也提醒孩子以后不要做同样危险的动作。

  水淹、电击、火烫,生活中还有很多很潜在的危险,妈妈不可能一次把所有的注意事项都传授给教给孩子的。唯有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去言传身教,让孩子逐渐懂得趋利避害,远离那些隐藏的危险、伤害。

请让每一次吼都变得有意义:

  妈妈吼完后,就这样散了,各干各的事去了?

  聪明的妈妈,应该要懂得吼完后的善后工作。巧妙的将吼变成教育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震慑孩子的唯一手段。唯有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这才对得起妈妈们当初歇斯底里的那一吼。

  那么,如果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完之后,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1、立刻道歉

如果这时候孩子被你吓的不轻,你一定要立刻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宝宝道歉,而不是觉得自己没有错。孩子的思维都很简单,会乐意接受爸爸妈妈的道歉,这样至少让孩子感觉到亲密、平等的关系。

要以孩子的视角对待他,不要一味的高高在上、冷冰冰,这样只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2、正面解释

吼完孩子之后,一定要想办法平复自己和孩子的情绪。爸爸妈妈可以解释自己情绪失控,对孩子大吼的原因,一定要主动并正面的面对自己的行为。孩子是会理解并接受你的,要相信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

3、正向引导

引导孩子,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年幼的孩子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和理解力有限,自然会出现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

父母正向的引导、孜孜不倦的讲述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也更容易拉近亲子关系。

4、自我反思

孩子每天都在成长,父母更要学习成长。虽然很多时候,父母的大吼大叫会触动内心一次次的改变,但除了吼叫、打骂孩子之外,和孩子沟通还是有很多方法的。

有些父母只是单方面输出,却不曾走入孩子的世界去了解孩子,只有走入孩子的世界,学会和孩子正面交流,沟通,才能成为孩子最亲近的好朋友。

  一定要告诉孩子,偶尔在某些时刻,忍不住吼你。可是我一直爱你,我并不是完美妈妈,谢谢你一直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