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站,贵州》他们,带你探秘神奇又浪漫的地下世界
提起贵州,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是肠旺面?黄果树瀑布?还是连绵不绝的山脉和梯田?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也是世界知名山地旅游大省。贵州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贵州的山广袤而崎岖,比山更绚丽的则是神奇的地下溶洞世界。由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使得贵州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在贵州,地上山石密布,地下溶洞万千,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是名副其实的“洞穴王国”。
形态各异的洞穴风景,不仅吸引着万千游客前来观赏。也汇聚了无数探险家们的目光。
周元杰,水下洞穴摄影师
原本身为记者的周元杰,在一次采访中接触到了洞穴探险,这一未知而又刺激的项目,从此他开始学习户外探洞、潜水探险以及地下摄影等。后来他甚至辞去了工作,专心用镜头对准充满神秘色彩的洞穴,致力于把贵州神秘洞穴的奇观分享给全世界。
在洞穴里准备拍摄的周元杰
“洞穴摄影最难的地方,就是要在光线和黑暗之间达成一个平衡,把灯光放置在正确位置展示‘地下贵州’的图景。”周元杰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洞中、在冰冷刺骨的水里,需要用灯光划破无尽黑暗去发现洞穴的不一样,展现洞穴最原始和最质朴的一面。
尽管已经进行过很多次探洞摄影,但对于每一次进入地下世界,周元杰始终充满着敬畏,“地下洞穴大部分都是由几百万年前在海底形成的巨量石灰岩沉积物产生,蕴藏着无数地质奇观,留有无数动植物遗骸。”
图为在水下进行拍摄工作的周元杰
这里是鲜有人类踏足的神秘地下世界,面对美丽却脆弱的生态环境,周元杰表示必须按照专业要求,处处小心,避免污染和破坏。因为探洞者同时也是“地下世界”的守护人,因为走进自然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老让,法籍洞穴专家
老让一生只做一件事,致力于用双脚丈量出亚洲第一长贵州双河溶洞。
双河溶洞位于贵州省绥阳县城东北面50公里处的桂花村,距历史名城遵义90公里。双河溶洞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白云岩洞穴,世界面积最大的天青石沉积洞穴,中国第一长洞,被中央电视台誉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馆”。截止目前,已探明总长度达161.788公里,据洞穴专家预测,双河洞的理论长度应大于200公里,这将超过189公里的马来西亚瓜爱尔杰尼赫洞的长度,未来会成为亚洲第一长洞。
工作中的老让
让·波塔西,是双河洞科考的常驻首席专家,他负责探测。十几年前,让·波塔西因为个人爱好走进绥阳双河洞,便再未停止探索的脚步,见证着双河洞蜚声中外的每一步足迹。如今,他把双河洞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他说“这里每天都给我新的冒险”,因为他的不停冒险,双河洞的长度不断延长。
周文龙,地质学家
他是冒险和科研精神并存的科学家,致力探索研究世界第一大洞腔苗厅的地质学成因。
贵州“紫云苗厅”是世界上已知探明体积和表面积最大的洞厅,那么它到底有多大呢?
周文龙
1989年,中法探险队在考察紫云县格凸河伏流系统时,意外发现了一间巨大的洞室,鉴于当地居民为苗族,将其命名为“苗厅”,这个厅大得出奇,而且十分罕见。
“苗厅”的主厅,由两个空心的山体连接,形似汉字"凹",地质学家周文龙由此提出“双穹顶”概念,兼具形态与结构的意义,该术语现已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题目的关键词并为同行认可。
“苗厅”刚发现时,因为它太大了,难以照明测量,最后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才测定出其体量数据:最长处890米,最宽处349米,最高处落差238米,洞底投影面积14.09万平方米。各项数据证明,它是当今世界容积最大的洞穴大厅,足以停下20多架“空中巨无霸”空客A380飞机!
“洞中方一日,洞外几千年”,贵州山上有风景,喀斯特地下有奇景。
本周六21:30贵州卫视,大型人文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第四集“洞”,为您揭开神秘洞穴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