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调研组到黔东南州从江县开展专项课题调研
7月25日至8月2日,贵州省民族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真刚率队到黔东南州从江县开展专题调研。此期间,调研组主要围绕“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典范创建”“坚持面向基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月亮山区传统村落文化变迁”“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深入乡村开展调查研究。
7月25日,从江县政府为此次调研召开了座谈会,副县长唐雯出席并主持会议,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委统战部、县乡村振兴局、县教育科技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民宗局主要或分管领导参加座谈。
(图一 座谈会现场)
调研组先后深入岜沙村、高华村、加车村、增冲村、孔明村、占里村、小黄村、高坪村、大歹村等9个村寨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族事务治理经验、基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传统村落文化变迁、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现状等情况。
在翠里瑶族壮族乡高华村,调研组以召开座谈会、访谈的方式,并通过走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医药传承人赵有辉老先生,详细了解瑶族药浴、瑶族医药的发展状况。
(图二 调研组在高华村召开座谈会)
在东朗镇孔明村,调研组参观考察了食用菌产业基地,通过访问相关负责人,了解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以及未来规划等情况;并且走访村中制作芦笙的老人,了解芦笙的制作以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
(图三 调研组在孔明村)
在加榜乡加车村,调研组实地查看了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稻鱼鸭”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的加榜梯田,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加榜梯田保护的现状。
(图四 调研组在加榜梯田)
在丙妹镇大歹村,调研组实地调研村民生产生活情况,深入了解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情况。
(图五 大歹村纺纱实景)
每到一处,调研组都认真听取和访问村寨的基本情况、文化变迁、民族传统文化、基层社会治理,详细了解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老百姓关切的问题等。
通过调研,调研组指出,从江县传统村落保护、民族团结创建、民族事务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总体向好,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民族旅游服务产业、民族事务治理等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
调研组强调,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要找到传统文化和发展的平衡点,既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不能一味地保护,要强调发展和创新,不仅要留住传统村落,也要激发出传统村落发展新活力。目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还存在矛盾。比如,在大部分发展旅游的传统村落中,其传统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旅游相应设施并未完善,一些不适应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模式导致传统村落失去了部分特色,而且无法长期稳定地带动群众增收。
调研组强调,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这一主线,全面开展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形有感有效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承与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要充分利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时代机遇和政策优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更加注重实践和总结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经验,发挥从江县的优势,谱写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从江新篇章。
(撰稿:白雪,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