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言】艺术访谈录丨袁琳 在黑白琴键中探索未来(下)

2022-03-21 19:21

与微光同尘,将璀璨洒满星河

随万物同行,让大地铺满云朵

《育·言》

育见无限可能

-----------------------------------------------------------

《育言》丨艺术访谈录

教育的美好

在于一场相遇、一份成全

一次新生、一种换醒

 

本期嘉宾:袁琳

本期主题:在黑白琴键中探索未来(下)

在他的学琴路上,忠言逆耳都是最温和的点评,听到最多的是直接的否定,他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用自己的执着和坚韧赤手空拳地与外界否定的声音抗衡。

小时候的袁琳

第一架二手钢琴进门,他丢下书包冲上前去,渴望听到十指与琴键交融的回音。父母的坚持、风雨无阻的陪伴,保护了他对钢琴的热情浓度,在成长的乐章中也夹杂着父母的絮叨。

袁琳曾就读的德国国立纽伦堡音乐学院

过去的优势可能会变成劣势,过去的劣势也可能变成优势,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他坚持要做自己,别人不给机会那就自己给自己;他相信相信的力量,始终带着勤能补拙的信仰,倔强地谱写着低开高走的人生乐章。

和自己最喜爱的钢琴大师齐默尔曼的合影

他是旅德钢琴博士、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袁琳。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修正自己,在黑白琴键中探索未来。

学生赢得与郎朗同台大师课

嘉宾简介

旅德钢琴博士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国外履历】毕业于德国纽伦堡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曾跟随钢琴演奏家本哈德·恩德斯教授和德国国宝级演奏家沃尔夫冈·曼兹教授学习。于2012年并获得了巴伐利亚州政府颁发的德国音乐类最高演奏家(博士)文凭。2012-2015年在德国朗恩岑国王私立艺术学院任教。曾在德国及中国演出了大量的独奏和室内乐音乐会,曾在纽伦堡圣玛尔塔大教堂,瑞好市政厅,安斯巴赫市政厅等城市演奏,其中2013年在诺伊马克市音乐厅的演奏会使用了钢琴大师布伦德尔先生录音用过的斯坦威钢琴。在学术方面,参加了如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会主席沃尔夫冈·曼兹先生的大师班,钢琴家朱莉娅戈尔登斯坦的国际大师班,魏玛音乐大师班等,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认可。2013在纽伦堡著名的音乐厅圣灵堂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并演奏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大获成功。

【国内履历】2013年在河北,山东等地也举办了多场个人音乐会以及高级音乐沙龙的演出。曾担任贵州省多个比赛的评委评审。2018年受邀参加了香港金紫荆“长江之旅”宜昌柏斯钢琴大师班的嘉宾。2018年3月作为演奏嘉宾出席了珠海“金紫荆青少年国际音乐节”的开幕。6月聘为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青少年艺术发展活动贵州省展演评委。6月中参加香港“金紫荆”国际青少年钢琴节作品表演嘉宾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演出。7月受邀作为第八届香港“金紫荆”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及马来西亚全球华人才艺大赛的嘉宾出席了皇室晚宴。2020年担任第十届香港金紫荆国际青少年音乐节中国区艺术总监同著名香港钢琴教育家廖明飞先生成功举办钢琴琴音乐节。2020年11月担任第29届肖邦少年国际钢琴比赛贵阳赛区评委。

【获得荣誉】2015年回国任教,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珠江钢琴第四届高师音乐比赛钢琴优秀艺术指导奖;2017全国高校“小金钟”钢琴比赛双钢琴广东赛区第一名,同年获得全国总决赛铜奖。6月获得珠江钢琴全国奖学金高校优秀指导教师奖。

【学徒荣誉】他的学生多次获得贵州省及全国比赛的的大奖,并得到德国科隆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夏普斯教授以及钢琴大师沃尔夫冈·曼兹的认可。14岁学生杨延浩更是在2021年德国代特莫尔德国立音乐学院钢琴系天才少年班唯一免除第二轮考试,直接录取的中国学生,同时也是贵州省青少年钢琴学子在国际竞争中零的突破。

袁琳与学生的合影

【小麦·写在访谈后】

袁琳用20多年的时间在钢琴上不断弹奏出坚持、坚韧、坚信与坚强的关键词,内含着职业运动员母亲的坚毅品格、父亲风雨无阻的陪伴、前辈们近乎苛刻的专业要求,最终让这个强扭的瓜成为了最甜的瓜。

起初,他并没有远大的目标,只是渴望与优秀的同伴并肩成长,成为优秀的战士;但当他一次又一次成功攻克困难,一点一点垫脚向上,不知不觉就拥有了带兵打仗的能力。曾经积累在他身上的练琴误区,成就了他如今犀利洞察的独有教学技能,他只希望自己走过的弯路,不会让学生再走。

真正的教育,就是点燃孩子心中的火,帮他找到生命的热情的动力。所以,在决定孩子要学习一门学科之前,家长首先要自己做好准备,陪孩子跑完其中最枯燥乏味的时刻。因为孩子发现热爱,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往往需要许多次尝试和放弃。但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育见无限可能,无论它的时间长或短。

【听后感  @小编·小青】

袁琳老师的学琴之路,让我想起自己在大学二年级时,曾学过几周钢琴。后来因为练琴时胳膊和手腕都会很酸,觉得很累而放弃了……现在回忆起来,很是遗憾。就如袁琳老师所说的那样,无论学习什么,天赋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还是坚持,是勤学苦练。

袁琳老师的学琴之路很艰辛,节目中他说过最多的词语是“坚持”。当他听到“你不行”、“你可以不用来了”等诸多足以把他击到谷底的尖锐的话语时,他从没想过放弃,因为在他看来:“人生没有不可能,你所谓的不可能永远是自己给自己设的限定,你只要做就好!至于可不可能?做完再看!”

袁林的学琴之路满是荆棘,但他一路都在追逐自己向往成为的样子,在不断坚持与自己较劲中,“育”见了自己的无限可能,这也暗合了“育言”的期许。

 

【关于节目】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也不尽相同……我想倾听你和教育这门慢艺术之间的故事,欢迎在微信公众号“贵州都市广播”给我留言。教育探索类节目《育言》工作日18:00-19:00准时播出(随后第二个工作日11:00-12:00重播),期待与你一起育见无限可能

张 涛  视频拍摄

杨雅桐(实习)、袁子清(实习)视频后期

许青玉(实习)图文编辑

袁子清(实习)嘉宾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