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七星关区:以工业强引擎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秋的七星关,发展热潮涌动。在机械轰鸣声中,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重点项目施工正酣,全区工业经济划出了一道强劲有力的上行线,彰显着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活力。
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芯片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马玲玉 摄)
“十四五”以来,七星关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工业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引领新型工业化工作全面提档升级,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续的产业动能。
固晶、焊线、点胶、包装……走进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芯片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作为国内灯丝光源细分市场前三的头部企业,这家“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追赶到标准制定的跨越。
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芯片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马玲玉 摄)
“创新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俞立焕介绍,在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双重发力下,该公司近五年累计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超 100 项,30 余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210 条世界领先的智能数字化生产线构建起核心产能壁垒。2023 年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后,企业持续加码绿色转型,先后斩获省级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2024年更先后获评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与零碳工厂,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领跑行业。
据悉,今年前三季度,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LED 灯丝销量已达 3.2亿条,预计全年将突破4.5亿条。
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芯片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马玲玉 摄)
“展望未来,联尚科技将持续深耕核心技术、提升行业竞争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俞立焕表示,公司将同时稳步拓展国内外市场版图,不断放大品牌影响力,在LED 照明领域书写更高质量的发展篇章。
作为七星关区光电电子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联尚科技正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目前,6家光电企业已相继入驻毕节高新区,形成了完整的LED产业链。这些企业之间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再到市场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内,一只只锂离子电池经过配料、涂布、卷绕、封装等工序后顺利下线 (马玲玉 摄)
在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内,一只只锂离子电池经过配料、涂布、卷绕、封装等工序后顺利下线,即将发往国内外市场。这家成立于 2015 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十四五” 期间实现了产能的跨越式增长:新增两条生产线后,日产能从 25 万只跃升至 45 万只,2024 年四期项目投产后,单条生产线日产可达 5 万只,满产后可实现日产 30 万只产能。
技术创新是产能扩张的底气。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与贵理工共建校企合作基地,联合省材料院、贵师大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还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毕节高新区共建 “中国西南先进电池研究中心”。目前已拥有近 10 项发明专利、20 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自主研发的 5 号、7 号可充电锂电池循环寿命达 500 次,产品合格率稳定在 98% 以上。
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内,一只只锂离子电池经过配料、涂布、卷绕、封装等工序后顺利下线 (马玲玉 摄)
“目前公司订单充足,产品远销长三角、珠三角及非洲、欧洲、南亚等地区,2024 年出口额达 1 亿元,2025 年前三季度已完成产量 6000 万只。”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助理沈丽娟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奋力冲刺四季度,计划新购部分设备,进一步提高产能,争取超额完成年度生产目标。
作为七星关区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的龙头,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带动其余6家上下游企业集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超 700 个,本地化用工比例达 90% 以上,成为区域稳就业、促增收的重要力量。
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内,一只只锂离子电池经过配料、涂布、卷绕、封装等工序后顺利下线 (马玲玉 摄)
“十四五”期间,全区累计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3户,累计在库工业企业81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5.69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净增长390余亿元;24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14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净增长30余亿元。
来源: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 马玲玉 万飘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