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共护乌江一江清水
2018年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回头看”,指出贵州省在推进乌江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后,2019贵州环保行检查组一行再次实地探访开阳县金中镇、遵义市播州区等地,了解乌江支流如今的水质情况。

多措并举,共护乌江一江清水
00:00 / -围绕乌江开展的环保行活动,省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绿地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桦连续参加了四年,眼前这条清澈见底的河流,与他记忆中的开阳县洋水河相差甚远。
“以前我们来看这个洋水河,就像牛奶一样的,整个河都是白色的。”
图片来源:彭典
洋水河属于乌江二级支流,跨开阳、息烽两县,主要流经开磷矿区,曾由于长期采磷及磷化工发展造成水体严重累积污染,总磷为主要污染物。2018年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回头看”现场督察洋水河,指出“在洋水河内直接投加絮凝剂,表面治理总磷污染”问题。
开阳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仕勇介绍,针对中央生态环保督查“回头看”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开阳县迅速停止使用絮凝设施,实施洋水河拦渣坝库区应急清淤工程;并同步实施企业“一矿一设施”提标扩容改造,确保企业执行提标排放;实施贵州路发公司孙家湾渣场渗漏整改,消除环境隐患等多项整改措施。
经过整改,洋水河流域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意识及治污能力明显提升;开阳化工公司等企业实现提标排放;洋水河出境断面(大塘口)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总磷≤0.2mg/L)。
看着曾经的“牛奶河”,已基本回归清澈。黄金桦说:“今年这一次来看,心情特别高兴,治理的成效是非常显著。以目前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是能彻底解决阳水河的污染问题。”
“这个是鲤鱼塘的国控监测断面,这几个月都是Ⅱ类水体。”
“湘江是二类水?”
“嗯,湘江过来二类水……”
同样让人欣喜的是,如今播州区铁厂镇湘江河与乌江汇合口已没有了往日的黑臭水体,呈现出一派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监测数据显示,遵义市乌江水系国控打秋坪断面水质平均值达Ⅲ类、鲤鱼塘断面水质平均值已达到Ⅱ类。
“我们这是第4次来乌江和湘江的汇合处,我们第一二三年来的时候,满目都是漂浮的垃圾、塑料袋。这几年遵义市委市政府加大整治,今天我们来看是水清、地洁、景美,看着还是令人欣慰。现在湘江汇入乌江的汇流处的水质,已经不是实现阶段性的成果,是实现了彻底告别污染。”望着碧波荡漾的江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周对湘江河整改工作作出肯定。
“现在播州区有9个污水处理厂,加大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同时湘江河全面取缔网箱养鱼,改善水体污染情况。湘江河污染问题整改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绝不会就此停止。”遵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罗时雨说:“接下来会继续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做到达标排放;另外一方面还要加强管网建设,做到应收尽收。按照《湘江保护条例》,加大执法与检查力度,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