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酒业雷清海:制曲工艺的“简单”和“繁杂”

《酱香中国》栏目 | 2022-04-27 13:52

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过程中,“端午”和“重阳”是重要的两个时间点,所谓“端午制曲,重阳下沙”,制曲是酿酒的首道工序,大曲的制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白酒的整体风味,有着“曲为酒之骨”的说法。近日,《酱香中国》栏目一起走进鼎鼎有名的茅台镇钓鱼台酒业,探究一瓶好酒的大曲制作过程。   

作为制曲车间的第一责任人,车间主任雷清海每天都会走进制曲车间,用手摸一摸小麦的湿度、温度,用鼻子闻一闻大曲的酱味,在反复考量着每一项技术指标后,与制曲工人进行工作交流。经年累月的重复动作让雷清海的工作显得似乎很简单,但雷清海却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因为他知道,钓鱼台酒的质量和品牌形象正是由这些千头万绪的工作细节组成的。制曲过程中的润麦、破碎、拌曲、踩曲、装仓、翻曲、拆仓、贮存等工艺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毕竟,细节决定了成败。

钓鱼台酒业生产部制曲车间主任雷清海说:“ 大曲的生产以小麦为原料,稻草为辅料,所以对原辅料的选取极为重要。在选取小麦时要求软硬麦搭配,其中软麦比例超过50%,选取的标准,要求小麦颗粒饱满、无霉变,无秸秆、石块、泥土等异杂物。稻草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长度在60厘米以上,且未经机器压扁。拌曲用水则要求无杂质、无异味。”

据了解,为了保证小麦的质量,钓鱼台酒业于2021年分别在河南周口黄泛区、河南信阳息县、湖北襄阳等地方建立了共15000亩的小麦基地,并按照最高标准进行种植。雷清海介绍,为了保证发酵期间大曲中酱香物质的形成,制曲过程还需要增加适量色泽金黄、酱味突出的优质母曲。工人在进行踩曲的前一天要将小麦软化后按照“碎心不碎皮”的标准将小麦破碎成梅花状。

钓鱼台酒业生产部制曲车间主任雷清海说:“润麦时,水分、水温和时间的多少都有讲究。踩曲时,曲块要求边角整齐,无断裂,无夹边、无毛边,四边紧,中间松、呈龟背型;待曲块摊晾至由微黄色变成乳白色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工艺环节——装仓。”

雷清海说,大曲进仓前必须,要在曲仓的底层铺上一层厚厚的谷草。底层和靠墙位置铺谷草是为大曲保温,曲块堆放要用扇形谷草隔开,从而增加通透性,防止曲块粘连。

钓鱼台酒业生产部制曲车间主任雷清海说:“其实,我们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因为茅台镇独有的地理环境中,有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微生物,所有这些工艺环节就是让大曲能更好的接触环境中的微生物,使大曲均匀发酵、增香。人工干预只是把曲块温度控制在60℃以上,这样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事实上,大曲入仓后,还有翻仓等诸多工艺环节和技术标准上的讲究,这些讲究又让雷清海的工作变得十分繁杂。

钓鱼台酒业生产部制曲车间主任雷清海还说:"我们对每一个工艺环节都规范了既定的量化参数,这些参数是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中,以酒体质量为导向总结出来的。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提升不仅要靠设备的升级、质量检测的完备,更要靠每一个员工严格执行每一道工艺流程,严把质量关,我们的产品才能真正得到质的飞跃,企业的发展才真正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