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公交车的吴山村

2025-01-06 10:44

吴山村,是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一个常住人口4000多人的村子,距离贵阳中心城区约11公里。2024年11月1号,村里有件大喜事儿——首次开通了公交车,村民进城务工、上学、就医都更方便了。两个多月过去,公交车运行得怎样?这条线路开通背后又有什么故事,来看记者的走基层。

上午10点,记者来到吴山村,正好遇到了要进城做家政服务的刘燕大姐,村里的公交车,让她这两个月上班都不迟到了。

“以前我们出去要走路,走到村外的公交车站,要花40多分钟,赶两个小时的车,经常转车时间不太准就去晚了,还得给客户家讲好话。现在有公交车了,客户都说我准时了。”刘大姐说。

交通时间的缩短,让刘大姐每天可以轻松打两份工。像她这样,因为惠农专线而增加收入的村民有不少。

从吴山村出发的公交车每天有7个班次,沿途经过两所学校,一个医院,一个农贸市场,还有一个地铁站。乘坐上午10点这趟车的都是平均年龄80岁左右的村民,很多村民坐着车去几站路外的集市赶集。

杨发琴和老伴在村口下了车:“车子开通了,对我们最方便。我们可以去卖点白菜、萝卜、葱葱、番薯,两个人一天挣100多块钱,手里有了零用钱,还可以给小孙女买粑粑、买糖。”

惠农专线票价3元,从站点的设置、票价多少到发车时间,都经过了广泛讨论,公交公司为此还“六进”吴山村,专门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贵阳公交金阳分公司副经理陈宏介绍:“第一次到吴山村来,村民的出行意愿非常的强烈,没想到省会城市居然有没有公交到达的地方。第二次进吴山村,主要是来看一下道路的通行情况,基础非常差,弯比较大,道路比较窄。”

根据我国《公共汽电车线网设置和调整规则》的国家标准,公共车辆通行的道路,双向通行的宽度应该达到7米以上,单向通行的道路宽度也要达到4.5米以上,才能符合安全行驶要求。而吴山村的进村道路最窄的地方还不到4米。公交车要进村,路面就得加宽,征地修路的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

摆在吴山村党支部书记曾微面前的第一件事是——迁坟。

“工作非常难,我们脚下的新增的这一块路下面的区域,一共有夏阿姨家的7个祖坟,有的都上百年了,从我们的传统来讲,如果动人家祖坟的话,我自己也是没有底气的。”

夏立琼阿姨家的7个祖坟就躺在需要拓宽的进村道路上,为了得到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曾书记和村干部前前后后跑了7次。

“一开始我不愿意,一家人都不愿意,我没答应,做不到。但是,曾书记来找我第二次,又来第三次。”村民夏立琼说。

从一开始的抵触、不理解到理解,在一次又一次的上门沟通工作中,夏立琼还是被说服了:“我们乡最穷的就属我们吴山村,在这山旮旯里面,没得过公交车进来,老的老小的小怎么办,就当给子孙做好事了,希望这个地方发展得越来越好。”

回忆这段经历,曾微说:“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去她家唠家常,和她喝酒,也算是喝通的,人家也很朴实。基层工作就是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去分析他的事,去理解他的想法,人之常情,慢慢地就干成了。”

路修宽了,曾支书自掏腰包安装了凸面镜,村里给驾驶员准备了休息室。十多位村民成立了志愿队,对坑洼道路进行修补,公交公司特意选了6.5米长的小型公交车来运营,还挑选了2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来跑这条线路。

吴山村几十年来的公交梦圆了,公交开通的那天,大家都在放鞭炮,村支书曾微一个人爬上了二楼的小会议室,“看着公交车缓缓驶出的时候,我哭了,忍不住的那种感觉,有欣喜,也有委屈,更多的是幸福的泪水。”

去年年底,通了公交车的吴山村开始被网友关注到,村里一个鲜为人知的服饰和缝纫机博物馆也被网友发掘出来,公交车的开通两个月,为博物馆引来了2000人次的客流,也让曾微对村里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路。

“不仅是我们村的人走出去了,我更希望外面的人能走进来,吴山有很好的旅游资源,有山、有水、有崖、有溶洞,也有小瀑布群,如何引流,也是我们现在思考的。”曾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