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遗世独立大明遗风 黔中道上屯堡留芳 -- 闻名遐迩的石头城
闻名遐迩的石头城
在屯堡村落里,屯堡古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遗存。屯堡人依山建造的一栋栋石木结构的房屋,错落有致,连片成趣。其建筑风格为多穿斗式木架构的四合院,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内分堂屋、两间、两厢、照屋,石墙、石门、石坊、石屋顶、石基、方柱、格扇。有的结合特定环境的需要而加以改进成全封闭式的格局,从燕窝式到城堡式,再到城堡碉连结体式。
屯堡建筑是闻名遐迩的“石头的路面石头墙,石头的瓦盖石头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板凳石头缸”的石头世界,令人叹为观止,堪称石头建筑的绝唱。房屋房顶多用毛石板盖就,自然形成的纹理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罗汉衣”。天井内青石铺地,建筑构件雕刻精细完美,工艺精湛,图案寓意隽永,古色古香,处处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村道两侧的石墙上,仍保留着许多各式各样的枪窗,外窄内宽,隐蕴着乱世年月的凄风苦雨。
屯堡石匠、木匠们在屯堡建筑上,以刀凿代笔,在石、木材料上,用大与小、方与圆、曲与直、长与短、粗与细、凹与凸的对比方式,或施以玲珑剔透的圆透雕,或施以凹凸迭起的深浮雕,或施以深浅有度的浅浮雕,或施以流畅线描的阴线雕,把生活中寓意着美好意愿的石榴、荷花、牡丹、桃子、蝙蝠、鹿子、蝴蝶、鱼、瓶子、如意、云彩、万字、铜钱等,用象形、会意、谐音的手法,组合成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伦理故事或含蓄意向的“物谜”图形,以满足主人祈求家业兴旺富贵长寿的愿望。
屯堡人因聚族而居,村内多有寺庙与宗祠,建筑工艺气势宏伟,清一色的条石石瓦,雕梁画栋,重檐飞角。高墙深院的祠刹们,俨然似座座微型城堡。无论寺庙或宗祠,整体建筑端庄肃穆,古朴典雅,整饬有致;外墙、马头墙及朝门则浓金重彩,金碧辉煌,精妙绝伦。祠堂内多有楹联和匾额,皆镏金烫漆,字迹出自乡儒耆宿之手,刚劲圆滑,潇洒自如。如“源远流长”“水清木华”等匾联蕴含厚重,寓意深长。门楣、屋檐饰以雕刻、彩绘,屋内墙壁、门栓、窗楼、柱础、枋头、雀替,甚至档板、天花板,都多有木刻装饰,绘制的花鸟虫鱼,人物山水、传奇故事、神话仙迹,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且雕工绘制,精致细腻,风格多变,吸收了屯堡雕刻技艺的精华,流光溢彩,令人赏心悦目。寺庙里,那些从远古留传下来的神像,或以泥塑,或以嘉木雕成,工艺精湛高超,淳厚古朴,内涵丰富,意境深远,为一般雕像所不及。
屯堡村落街道由青石板铺砌而成。纵横交错的石板街,铺陈的青石板方正、平整,吻合紧密,尽显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有的虽历经沧桑,但却仍平滑如镜,清凉细腻,宛若温玉,面貌岿然如初。漫步在光滑发亮的青石板街上,出入于古韵犹存的院落,望着斑驳陆离的墙壁,抚摸着风雨磨蚀的石朝门,无不让人感叹于屯堡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透显着旧时繁华、喧嚣和文化堆砌的迷人意象,其实就是屯堡文化的灵魂所在。
工匠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本寨村修缮房屋 程洪凯 摄 贵州图片库发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