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线丨揭秘国家大剧院新乐季:149场音乐演出讲述“时代精神”

新京报 | 2022-10-16 10:44

以“时代精神”为主题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2022/23乐季正式揭晓,在第九个乐季里,两支团体将呈现29套53场交响乐、17套23场室内乐、11套22场合唱、10部51场歌剧,总计149场的巨量级演出季。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2014年以“光明之旅”为主题,首度推出乐季的演出计划,在此之后的每一年里,他们都会以鲜明的主题,既致力在音乐与现实间寻找和建立共鸣,也借其哲思来弘扬音乐的价值、抒发乐团的心志。

本届乐季,依然延续壮观的规模、匠心的策划、多元的节目、强大的阵容等特点,大戏看北京月刊,也借此邀请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吕嘉,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任小珑,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节目运营组长汤宁以及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李喆,围绕着乐季主题,针对“时代精神”主题、“乐季里的中国声音”“无界室内乐与城市的关系”等诸多议题进行探讨和分享。与此同时,新乐季驻院艺术家、国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也将揭秘,她在新乐季参演歌剧《托斯卡》并将携手吕嘉和乐团在音乐会里演绎普契尼、瓦格纳的经典歌剧,庆祝其亮相世界舞台25周年的演出亮点与幕后故事。

时代精神:树立文艺高标准是我们的责任

此前的乐季主题,包括“宁静致远”“弦外有声”“胜友如乐”“乐咏春华”“华彩”“日新”“心有皓曜”等,在新乐季的致辞中,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吕嘉写道,“音乐是有灵魂的。将灵魂赋予音乐的当然首先是作曲家,而作曲家又毫无例外地是其时代的产物。从这个角度看,音乐同样是时代的造化。”仅从词义上去理解“时代精神”,吕嘉认为其含义非常广阔,各个时代不同的社会风云、文化风尚、审美取向以及价值表达,均可在“时代精神”这一主题下找到相应的对照。“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如何在时代精神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实是每个人都应该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做到对艺术的谦卑和敬畏,对品质的执着和坚守,是文艺工作者对时代精神的体现与责任。”

在吕嘉看来,“时代精神”体现在各方面,因此人们不能光从狭义去理解其意义,“作为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时代赋予了我们一份特殊的责任,同时我们也在进取与继承中赋予时代的意义。对于中国的音乐工作者而言,应该坚持把自己的专业做好,将自己做得最好的这部分内容跟全世界沟通,因为音乐是最好的沟通机制与方式。”

乐季策划:149场演出规模创新高

在新乐季里,两支团体共将呈现29套53场交响乐、17套23场室内乐、11套22场合唱、10部51场歌剧,总计149场演出,在精心编排的世界经典、民族特色、当代精神、青年一代四条若隐若现的节目线索里,浓厚的时代气息随处可见。在任小珑看来,如果一个乐季只是单纯地看到体量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做到体量加质量。能够达到这两个标准,对于两支团体来讲,至少能够说明两件事,“他们进一步成熟与成长以及进一步国际化的表现。”

任小珑认为,作为文艺团体与文艺工作者,体现的价值就是通过用美好的艺术和精神产物去感动与激励人。国际上多数的乐团,一年演出一百多场非常正常,而作为一个国家级乐团,也应该达到这个量级,既然国家和大剧院给了两支团体这样的平台与机会,就应该把这个工作做好。“从发展的角度看,能够达到这个量级确实也有难度。一方面乐团与合唱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从人员的稳定到艺术水准的提升,两支团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能够呈现出这样一个量级与高水平的乐季,也更像是一次使命的实践。”

总监推荐

1、系列民族音乐

在新乐季中,观众可以关注民族音乐方面,目前中国民族音乐已经到了提高的时候,国家大剧院有责任与义务对一些并不为人知的民族音乐进行重新梳理,虽然其中难免良莠不齐,但也属正常。

2、和慧版《托斯卡》

2021年北京新年音乐会上,和慧与吕嘉执棒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

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已经在国外功成名就,但作为本乐季驻院艺术家,她将在国家大剧院时隔十年、首度复排改版的《托斯卡》里担纲女主角。

3、布鲁克纳作品密集上演

从近几个乐季开始,布鲁克纳开始成为我和乐团持续关注的作曲家。乐团继前两个乐季好评如潮的布鲁克纳第六、第九交响曲后,还将在本乐季指挥上演他的第三、第七和第八交响曲,我们不仅会录制和发行第三张唱片,还会带着第七交响曲再次踏上巡演,这个乐季将成为我们上演布鲁克纳作品最密集的一个乐季。

交响乐到最后,想要衡量一个乐团或一名指挥家的艺术水准,就是要去演奏这些伟大的作曲家的作品。从巴赫、莫扎特、舒伯特、贝多芬到勃拉姆斯,最终让浪漫主义音乐达到巅峰是布鲁克纳。布鲁克纳的作品,非常训练乐队,尤其在第二、第三交响曲之后的那些比较重要的作品,对乐团的声音和音色的要求非常高,每一组乐章都能训练乐队,但当它们合起来之后,又都很了不起。

布鲁克纳的作品算得上是德奥浪漫主义音乐中的典范,不仅整个篇幅很长,结构宏大,乐队也庞大,他的作品留给指挥与乐团展现的空间与高度是无限的,这不仅对艺术家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自我提升的一次机会。2024年恰逢布鲁克纳诞辰200周年,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节点来临之际,把之前没有录制的作品补录完成。

(内容源自新京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