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图书馆】《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 | 2021-05-15 14:00

病毒并不曾消失。它只是潜入了地下,就像残留在树根处燃烧的林火,慢慢积聚、变化、适应、磨砺自身,观察着,等待着,伺机死灰复燃,燃起熊熊大火。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南方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南方

00:00 / -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一本像小说一样好读的科学史。

流感并不仅仅是一场糟糕的感冒,我们应当将流感视作一次致命的威胁。一场大流感甚至比一次大规模的生物恐怖袭击造成的伤亡更多,而且更有可能发生。

 一旦一种禽类病毒感染了一个人——也可能是另一种哺乳动物,那么该病毒不是与已有的人类病毒重组,就是像我们所能想象的一样,直接突变产生一种新型的、可以在人类之间传播的病毒,一场新的流感大流行就可能爆发。

在本书中,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具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

本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

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时也是一部专业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在后续传播过程中,流感最终回归均值,致命性有所下降。然而流感的最终后遗症,包括影响大脑及神经系统,带来巨大的世界影响,流感的复发回潮最终导致极为严重的死亡数。

通过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病理学分析和病原体分析,医学科学家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以影响疫情的进程。

这是一个非常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我们不能脱离历史背景去看这场全国流行的流感。

作者约翰·M·巴里是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曾任记者和足球教练。常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财富》杂志、《华盛顿邮报》等撰稿,也经常以特约评论员身份出现在美国各大广播公司的节目中。其著作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德杰岭秀山《声音图书馆》一年为你甄选100本好书,听字里行间的世界!

贵州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主持人为你精心选书、荐书、读书,从心理、眼界、沟通、认知、财商等十个方面,精选全球100本好书,助你全方位提升自己。

让你轻轻松松读透每一本书,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别人20年的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