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贵州省“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事迹“云”推介展示:徐世勇
徐世勇,男,汉族,贵州桐梓人,现年32岁,本科文化,中共党员,2012年参加公安工作,201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桐梓县公安局新站派出所所长。曾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个人三等功5次,个人嘉奖1次,2018年2月,被评为贵州省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并荣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11月,被中共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典型。2019年被评选为“贵州好人”、荣获“市级劳模”。2021年4月被公安部、中华总工会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先进个人。2021年7月,正值建党百年之际,徐世勇被中共贵州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一、尖刀杀不退的缉毒勇士
徐世勇从小生长一个叫做“毒窝”的城郊码头上,小时候很调皮,父母亲为他读书的事跑断了腿,学校都转了很多个。他到了高中才突然醒悟过来,因为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家庭因为沾染毒品而家破人亡的惨状,于是立志要当缉毒警察。2012年,还在入警实习期的徐世勇便在桐梓县松坎毒品检查站公开查缉过程中,发挥自身敏锐的嗅觉与洞察力,成功破获一起涉毒20多千克、涉案87人的大型跨国持枪贩毒案件,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以此案为蓝本摄制了电视专题片《香水有“毒”》在全国播出,并成为全国禁毒教育的警示教材,他也因此荣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个人三等功,因实习期间的突出表现,受组织安排徐世勇如愿以偿正式成为一名缉毒警察。
2014年2月28日凌晨1时许,徐世勇在抓捕吸贩毒人员时被歹徒用匕首刺伤右腿,伤口长达10厘米,但他不顾伤口冒血,奋力将涉毒人员抓获后才到医院抢救治疗。当时医生说刀伤处离股动脉仅差分毫,如果刀刃再偏一点点,后果就不堪设想。这次“血战”,让徐世勇真刀真枪地见识了吸贩毒人员的凶残与狡诈,同时也坚定了他“活着就干,死了就算”的缉毒信念,也让他在缉毒战线上“越战越勇”,徐世勇当时正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他用鲜血践行了他入党申请书的铮铮誓言。
2016年,经组织安排徐世勇同志担任松坎毒品检查站站长,他把在毒品案件侦查中队工作期间积累的侦查意识带入查缉工作,创新提出“盲查中获取线索、信息化确定嫌疑、经营中取得战果、实战中寻找规律”的信息化引导查缉新方法,这一方法的运用使得毒检站成绩斐然。四年间,他带领队伍共缴获各类毒品49.66千克、制毒物品麻黄碱99.14千克、查破毒品刑事案67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02名、查获吸毒人员836名、查获逃犯43人、收缴枪支4把。松坎毒品检查站在他的带领下,被贵州省禁毒委授予“全省三年禁毒人民战争”先进集体,还荣获集体三等功2次、集体嘉奖2次。
二、病毒越不过的战斗堡垒
自从担任站长以来,徐世勇连续4年没有在家过年了。2020年春节也不例外,正月初一凌晨,按上级指示要求他又立即带领查缉队伍到兰海高速公路楚米和三元收费站协助开展卡点防疫工作。
1月28日,为守好“最先一公里”,省防控指挥部决定将工作阵地前移,又将防疫卡点设在原松坎省际收费站,徐世勇受命担任松坎卡点临时党支部书记,针对松坎卡点条件艰苦的实际情况,徐世勇同志组织党员干部面对党旗进行宣誓、以“中共党员”红袖套亮明党员身份,充分调动党员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多部门、多警种、多工种共16个单位137人开展卡点防疫工作。
徐世勇把担任过4年站长中总结的查缉经验用在防疫卡点工作中,设置查缉现场,明确岗位,制定作战图、处置措施,获得郭瑞民副省长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多地省际卡点电话了解该点的处置办法,徐世勇都毫不保留,贡献经验,积极支持。
从疫情开始以来一个月,徐世勇没有回过一次家。他的妻子是医生也奋战在医护防疫岗位上,半身瘫痪的父亲,一级残疾的大哥、还有两个幼小的孩子都压住了年迈的母亲身上。因为责任,徐世勇同志没有一刻请假离岗,因为他知道只有守住了贵州北大门,守住“最先一公里”,全省人民才会更安全。徐世勇说:“我们既能查毒(品)也能查(病)毒,以前查毒品很多时候不怕死是因为来不及想,这次不怕死,真的是想好了,真的是不怕。”
就这样,松坎疫情防控卡点设立以来,共计核查入省人员128210人、核查入省车辆40088辆。疫情防控第一战,取得了圆满胜利后,徐世勇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三、群众最喜爱的平安英雄
2020年7月,徐世勇服从组织安排,从缉毒战线转任到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桐梓县公安局新站派出所任所长。他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检查站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带到新的工作岗位,迅速转换角色,探索了一种“白天属于‘民’,晚上属于‘心’”的工作方法。即利用白天的时间去辖区集镇、村寨、学校开展走访,熟悉辖区治安情况,全身心放在“民”字上,而晚上则将重心放在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上,很快就全面掌握了基层基础工作的核心要领。他坚持“党务引领警务”,通过“比党性强不强、比学习实不实、比示范好不好”活动建强警队,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8月12日,徐世勇在进村寨的时候了解到辖区四兴村杨某某称她的丈夫王某扬言要从陕西到新站来杀她,并已经从陕西省出发。这条命案隐患是突发性的,因为杨某某外嫁陕西,杨某、王某夫妻二人因感情不和闹矛盾,女方杨某才从陕西回到新站镇老家,王某便从陕西追了过来,扬言要杀她全家。徐世勇以缉毒工作的灵敏来对待警情线索,充分发挥“老吴调解室”的作用,与辅警老吴多次到其家中开展走访,把事情根源摸清楚后,及时组织双方座谈了3次,并且找来乡贤义务协助调解,最终打开了二人心结,成功化解了矛盾,夫妻和好,开开心心回到陕西家中。
在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过程中,组织上明确民警范武军向所长徐世勇“跟班学习”,要求他“跟班先进找差距、传承榜样的力量”。范武军心里很别扭,认为他比所长在派出所工作的时间还长,为什么反而成了“跟班”?所以表面上服从,心里面其实有想法,直到3月9日遇到的一件“小事”,范武军才心服口服了。那天范武军接到群众捡来的一部手机,认为手机被设置密码,且卡已注销无法找到失主,于是就把这事儿放在一边。徐世勇知道后,一直追着范武军想办法把手机交还给失主。范武军想尽了各种办法,还是没有结果,而徐世勇却盯住不放,时时催促。范武军认为所长就是一根筋,明明不能完成的事非要追着去做,耽误其它工作。然而徐世勇却显得非常有恒心,耐心地给范武军指点这指点那,一个办法失效了,再换一个办法,经过4天的努力,范武军终于找到了失主。原来手机失主是邻近乡镇的村民,因春耕农活忙,所以没有在意此事。当范武军开车将手机送到失主家里时,村民的言语、表情中透露出的谢意,让范武军尝到了为民服务的甘甜…,那就是群众再小的事都是民警的大事!范武军和其他民警、辅警一样,不仅服了新来的所长徐世勇,更是知道了群众喜欢他的根本原因——人民。
正是为了人民,徐世勇还在工作中通过创新“十清十训化解矛盾、十兴十树倡导新风、家风讲堂和谐邻里、乡人治乡共建共享”的新站做法让“枫桥经验”落地开花,他还创新建立了“乡镇车管所”,切实解决周边五个乡镇群众因路途远新车注册上户、办牌难的问题,他还群针对性的为易受骗群众开展“警民同心反诈网课”。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为民措施受到群众认可,获得了群众的点赞,2021年3月徐世勇被中国长安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评为全国“平安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