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花椒:从“河谷珍果”到“产业引擎”的乡村振兴实践
在北盘江畔的喀斯特褶皱中,关岭县花江镇坝山村的花椒林正迎来丰收季。颗颗饱满的青花椒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麻香气息。
北盘江低热河谷的独特气候,赋予关岭花椒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年均17℃的温暖气候、1350小时的充足日照、300天以上的无霜期,配合干燥高热量的河谷小气候,使这里产出的花椒麻味醇厚、香气浓郁。据检测,关岭花椒挥发油含量达3.2%,麻味素含量超国标40%,品质稳居全国前列。
坝山村作为核心产区,依托4500亩花椒种植基地,带动全村295户农户参与,其中脱贫户51户。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村民不仅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可通过管护、采摘等环节实现年均增收2.3万元。2023年,全村花椒产业产值突破2800万元,较2014年增长近6倍。
贵州椒丰众鑫花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坝山村建成5000亩智慧化示范基地,引入土壤墒情监测、智能滴灌、病虫害AI识别等系统。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分析温湿度、光照强度等12项指标,实现精准施肥、节水灌溉,使单产从200斤提升至800斤,优质果率提高至95%。
公司打造“关岭椒”品牌IP,通过“线上电商+线下体验店”双渠道布局,产品已进入海底捞、老凯里酸汤鱼等30余家连锁餐饮供应链,并出口至东南亚市场。2023年,“岭可可”花椒小麻饼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特色产品代表,入驻全国200余家商超。
作为关岭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花椒全产业链已带动全县种植面积突破3.2万亩,年综合产值达5.8亿元。椒丰众鑫计划3年内建成10万亩标准化基地,开发花椒日化、生物医药等高值产品。
从坝山村的河谷椒林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关岭花椒的蜕变之路,折射出中国西部山区探索现代农业的生动实践。当麻香穿越喀斯特山脉,飘向更广阔的市场,这片土地正以产业振兴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